幕後》東洋代理BNT疫苗為何破局?黨政高層透露最屬意的其實是另一家

台灣新冠處情暴起,卻面臨疫苗不夠的窘境,圖為新冠疫苗抵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台灣能否取得BNT疫苗,波折不斷,去年前閣揆林全任董座的東洋製藥,一度取得代理權,後卻又破局,當時也傳出執政黨有重量立委協助另外廠商爭取代理,這也成為藍營攻擊焦點;不過,知情黨政高層直言,當時因為價格,及加速研發進度的疫苗效果為何,讓衛福部對當時剛問世的BNT疫苗爭取並不積極,才是透過東洋製藥引入案破局關鍵。

黨政高層:BNT疫苗單價太高,尚無疫情時認有時間觀望

黨政高層說,衛福部及指揮中心專家會議當時的主流意見,多認為所有針對武漢(新冠)肺炎的疫苗研發,都是緊急趕工,效果、副作用都有待觀察,認為台灣在當時邊境守護嚴密下,有條件再觀望一陣,再者,BNT疫苗單價太高,需要極度低溫運送保存的條件也高成本,政府內對是否要把所有採購疫苗的資源,都壓在BNT疫苗上,態度也保留,這才導致本來請東洋以防疫施打總數所需3000萬劑去洽談,後又改為只擬進口200 萬劑,德方對潛在訂單驟降需求也有意見,大幅提高每劑單價,讓指揮中心對引入該疫苗更有猶豫。

「政府高層屬意已下訂1000萬劑的AZ疫苗」

另據了解,相較BNT疫苗,政府高層較屬意的,是我方已下訂1000萬劑的AZ疫苗,一來AZ也是國際知名大廠研發,有其公信,更重要的是,相較其他國際大廠疫苗,AZ疫苗單價非常便宜,每劑僅3美金,甚有黨政高層曾在內部會議建議,既然AZ這麼便宜,是否該多買一倍的劑量,作為贈送支援友邦使用。 (相關報導: 鴻海願進口上海復星代理BNT疫苗 衛福部回覆了 更多文章

惟據指出,在東洋製藥管道破局後,我方對引入BNT疫苗,並未放棄努力,基於政府不與中資企業直接對口情況,我方是直接找德國母廠洽商,在德國政府公開宣示,需要我國提供晶片氣氛下,如同駐美代表蕭美琴在美國協助爭取疫苗,駐德代表謝志偉,也在德國積極奔走,BNT一度也表達,願提供疫苗,雙方甚都擬妥合約,我方政府早也以買方身分簽約,但後續卻一直沒下文,我方政府都認為,中國從中作梗,是政府直接向BNT採購無法走下去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