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祖克伯也只能攤手認栽!濾鏡美女、騙人合成影片猖獗,他發起「反照騙」公證機構發大財

Deepfake技術越來越高明,把知名女星珍妮佛勞倫斯(Jennifer Lawrence)的身體換上另一位男性的臉,一點都不違和(圖/NOVA PBS)

過去,我們判斷真實的依據,多半是「眼見為憑」。然而隨著修圖軟體、AI人工智慧等技術,我們眼裡看到的,恐怕也不再是真的了:新科技讓人人的照片都可以是帥哥美女,但「照騙」也大量出現;影片可以透過AI把畫面中的講話的人臉,換成另一個人的臉,絲毫察覺不出破綻。

這種新時代的困擾,竟意外孕育了一種全新的產業——反照騙「真相」產業的崛起。2016年成立的美國新創公司Truepic,就是把這股反照騙浪潮商業化的案例。他們的產品,甚至有望成為未來網路世界信用制度的「必需品」。為了防止在生活中各個層面被騙,你我未來可能每天都需要用到。

創新點:把修圖猖獗的「照騙」困擾,轉換成每個人都需要的商機

本文3大重點:1.「照騙」網美、「影騙」換臉四處可見,真相越來越難辨別 2.「反照騙」未來將成為潮流?照片、影片未來也要公證機構  3.「完美假象」充斥市場,帶來「真實無偽」的龐大商機

1. 「照騙」網美、「影騙」換臉四處可見 真相越來越難辨別

什麼是「照騙」、「影騙」?就是照片、影像上所呈現的,與實際人事物差很大。這是一個近年才興起的新名詞,在用手機就可以完美修圖、千種濾鏡讓人選擇,連開直播也有美顏濾鏡的時代,「照騙」、「影騙」滿足了每個人變美、修飾的心願,卻在社會上造成了許多問題。

以交友軟體為例,正妹與帥哥自然吸引眾多人的眼光。但若他們的照片修過頭、與本人差距過大,當網友實際約出來見面的時候,恐怕是期望落空的開始。在直播平台的粉絲經濟,許多靠濾鏡打造完美外表的網紅,一但濾鏡忘了開,對喜歡他們外表的紛絲而言,恐怕更是場「天崩地裂」。AI的崛起,更讓許多照片合成栩栩如生,例如由前Uber工程師Philip Wang架設的thispersondoesnotexist.com網站,每按一次重新整理鍵,網頁上就會出現一個看似真人的照片。但這些人根本不存在,他們只是透過AI技術、Flickr圖片庫合成的照片而已。

在新聞產業,照騙、影騙更會嚴重的影響新聞判斷,不慎的話還會導致社會動盪。以「影騙」為例,傳統的剪接手法已經不夠看,如今的「影騙」運用了最新的AI人體圖像合成技術,讓影片中的人可以達到「換臉」的效果。這種技術,叫 Deepfake。這個詞很諷刺的是由AI中的「Deep Learning」與「Fake」結合而來。2016年這個技術問世以來,已在許多地方被濫用:如女明星的臉被「合成」到成人影片女主角的臉上,絲毫看不出破綻,不知情的人還真以為該名女星拍了成人影片。

政治人物、企業家也是被瞄準的對象。

2018年,比利時政黨SP.A透過Deepfake技術,偽造了一支川普呼籲比利時人民退出巴黎氣候公約的影片。這支影片在Facebook和Twitter上被瀏覽了2萬次,而都沒有人發現這是支假影片,直到被媒體踢爆。 (相關報導: 億萬富豪色魔艾普斯坦身亡陰謀論四起 川普帶頭散布「假新聞」暗指柯林頓幕後操作 更多文章

(圖/創新拿鐵)
這是一支Deepfake影片,川普本人沒拍過這支影片。仔細看的話,還可以看出講話時嘴巴不自然的狀態,但整體上幾可亂真(圖/Twitter)

連臉書創辦人馬克·祖克柏也被Deepfake耍了一道。2019年1月,一名藝術家Bill Posters為了抗議臉書並沒有下架瘋傳的美國眾議院議長南西·裴洛西(Nancy Pelosi)的造假影片,用Deepfake技術為祖克柏「創造」了一支影片,並上傳到Instagram上。基於先前沒有下架裴洛西的造假影片引發爭議,臉書只能比照辦理,把這支影片繼續留在Instagram上。

(圖/創新拿鐵)
這是一支Deepfake影片,祖克柏本人沒拍過這支影片。是人為後期用AI技術將祖克柏的臉合成到該影片上(圖/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