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觀察:防疫「大躍進」,習近平會遭遇「七千人大會」嗎?

2022年12月的北京。(美聯社)

中國疫情洶湧,是否會導致習近平受到黨內反對派「逼宮」?回顧「大躍進」與「七千人大會」的歷史,為這種期待提供了參考。

群眾路線,全民動員,不顧科學與常識,盲目追求「超英趕美」,謊報瞞報,輿論浮誇……導致人民經歷飢荒,痛苦與大量非正常死亡——一個甲子之後,「大躍進」正在中國輪回。當下,中國正在經歷三年防疫「大躍進」之後的嚴重後果;而官方也在重復表演六十年前的無視民生疾苦與堅持歌功頌德。

 

所有來自中國民間的信息均表明,中國正在經歷疫情海嘯,一夜之間從「陽性清零」轉為「陰性清零」,民眾搶購藥品,醫院不堪重負,殯儀館排起長隊,人心惶惶,街市慘淡。而中國國家衛健委稱,中國全境自 12 月 3 日發生 2例死亡病例後,12 月 18 日再新增兩例死亡病例。這種荒唐的謊言,已經遠遠超越六十年前糧食與鋼鐵生產「大放衛星」了。

尤其讓人感覺時光倒流的是人民日報 12 月 15 日發表的「重要評論」(署名「任仲平」,即為中共官方宣傳文章,意思是「人民日報重要評論」)《三年抗疫,我們這樣同心走過》,用和當年完全一樣的文風虛構出完全一樣的景象:「工廠車間,機器轟鳴;大街小巷,人來人往;公路鐵路,車輛穿梭;超市商場,物豐價穩;廣袤田野,生機勃勃……壬寅歲末,神州大地正升騰著澎湃活力,展現出萬千氣象。」

有時人們會有一種錯覺,以為經歷過那些荒唐年代之後,中共官媒不會那麼肆無忌憚地撒謊。事實上,他們從來沒有停止。

同樣在重復的事情是,無論民間逝者累累,也絲毫不影響對領袖的歌功頌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因時因勢不斷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措施,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不移開展抗擊疫情鬥爭,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積極成果」, 「從 20 條到新 10 條,我們因時而動、順勢而為,抓住時機優化疫情防控政策。」

抓人和撒謊,中國政府並沒有「躺平」

有一種普遍的說法是中國政府「躺平」了。為中共開脫責任的人說:「國家為你托底三年,現在要靠你自己了。」批評者則諷刺中國官方媒體批評西方政府「躺平」,原來是為自己留條後路。我曾經指出,「躺平」是中國官媒對西方防疫政策的污名化描述。在防疫措施上,真正」躺平」的是中國政府。抗疫三年來,第一,不僅沒有激勵制藥行業研發出高效的疫苗,而且還不允許進口被廣泛證明有效性較高的西方mRNA 疫苗;第二,沒有提升醫療系統,而是把醫院一關了之,並且強制推廣未經科學驗證的中藥;第三,沒有對遭受疫情影響的個人和中小企業進行大規模的經濟補貼。

這裡我想要強調,就政府行為而言,西方政府和中國政府都沒有「躺平」。不同的是,西方國家的政府在民意壓迫下,做了上述三方面的功課,讓社會逐步恢復正常。而中國政府,把主要的公共資源都用來控制民眾。 (相關報導: 吳鯤鵬專欄:新冠可治但已無藥─唯獨恐懼無藥可醫 更多文章

前三年,以防疫為名給每個人帶上電子鐐銬。經過不久前波及全國的「白紙運動」抗爭,以及「清零」政策本身難以為繼,中國政府在一夜之間「急轉彎」,但是在控制民眾方面絲毫沒有「躺平」,不僅各地健康碼、核酸碼仍在繼續在使用,而且各地警察抓捕、拘留、審訊和虐待「白紙」抗議者,網絡敏感詞不減反增,官方媒體更是加足馬力奔向「1958」(大躍進「大放衛星」與領袖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