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作家林剪雲以小說《忤:叛之三部曲首部曲》榮獲新臺灣和平基金會第二屆臺灣歷史小說獎,故事以萬丹「鼎昌號」李家的聚散悲喜為主線,從日本戰敗撤離到國民政府來臺的歷史更迭,以小說手法營造在動盪時代下的各階層人物際遇與心理轉變,充滿劇戲張力,為林剪雲創作生涯的里程碑。
林剪雲表示,長期以來的歷史敘述都由王侯將相、英雄美人擔綱,她發願寫出一部道道地地,屬於臺灣庶民的歷史小說,透過描摹當時社會各階層的「浮世繪」,呈現時代的真相,也反映小人物在歷史洪流中的卑微與掙扎,以及為爭取尊嚴在所不惜的反逆精神。
感謝各界肯定 要讓更多人了解屏東作家
林剪雲還表示,為了撰寫這部作品,她詳盡閱讀史料、拜訪耆老、追索故事真相與探觸庶民悲苦,時間軸則從日治時期橫跨至戰後政權轉換、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到太陽花學運的當代,在寫作的馬拉松過程中,感謝新臺灣和平基金會的肯定,以及眾多文壇先進如詩人李敏勇、導演吳念真等人的鼓勵。 (相關報導: 讀者不付費、出書又難賣,文字工作者怎麼靠寫作過活?這背後隱藏了嚴重的文化危機 | 更多文章 )
屏東文化處長吳錦發表示,屏東作家李旺台以《播磨丸》榮獲第一屆臺灣歷史小說獎,林剪雲的《忤》則是第二屆得獎作品,林剪雲過去創作主要從個人成長背景與親友生活故事出發,如《我的學生秀蘭》、《恆春女兒紅》等,這次的《忤》,觸及了臺灣歷史的國族認同問題,以少見的女性作家眼光,接續了前輩鍾肇政、李喬的大河書寫傳統,而在臺語文的錘鍊、小說結構與細節描寫等,均有重要突破,是林剪雲創作生涯的里程碑,未來還要安排李旺台、林剪雲等人講座,讓更多人知道屏東作家的耕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