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歷史學家給中國統治者的諍言:擺脫帝國遺風,關注百姓福祉

2022年12月,中國新冠疫情大爆發,老年人受害最烈(AP)

文安立(Odd Arne Westad)教授是研究現代東亞歷史和現代國際史的頂級歷史學家。在美國之音記者平凡近日對他進行的專訪中,文安立教授特別回答了中國為什麼要以美國和西方為敵、西方世界對中國誤判四十年、中國強調歷史上的輝煌等問題。文安立教授表示,中共帝國遺風,美化過去,顯示出現在的虛弱。

文安立是美國耶魯大學講座教授。之前曾經擔任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國際史教授和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講座教授。他已經先後出版過17部著作,內容涉及二十世紀亞洲和全球歷史,包括冷戰史、中俄關係、國共內戰、中共黨史、以及現代中國的經濟改革及其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其中《躁動的帝國:從乾隆到鄧小平的中國與世界》(Restless Empire: China and the World Since 1750)詳細描述了中國兩百多年的近現代和當代歷史,通過中國與他國的關係、歷史事件和人物分析了中國曾經面對的挑戰和當今棘手的問題。文安立近年來曾經在中國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講學。

當今中國特別強調愛國主義教育,回顧歷史上曾經的輝煌,繼續講述受西方列強欺壓的百年屈辱,突出中共在抗日戰爭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以及參加朝鮮戰爭的「偉大意義」。評論人士認為,中國對歷史的重視,其目的在於烘托出「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的結論。美國之音記者平凡就中國當今講述歷史的方式和內容採訪了文安立教授。以下是這次專訪的主要內容:

記者:中國共產黨在敘述歷史時,把美國和西方國家說成是中國的敵人。儘管這種與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為敵的方法可以讓中國人團結在中共周圍,但與此同時中共也為自己製造了強大的敵人,並且面臨後果。中共為什麼不認為與美國和西方國家友好會讓中共更容易統治,就像中國自從上個世紀70年代尼克松總統訪問北京以來,以及過去四十年改革開放所做的那樣?

文安立教授: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就目前的情況而言,這在許多方面都可能是最大的謎團,因為中共與美國建立穩定的工作關係會有很多好處,因為中國發展的道路仍然在繼續,所以這種說法肯定是正確的。我的意思是說,你也知道,要使中國經濟像西方國家一樣富強,還需要進行很多努力。中國在實現這一目標方面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即使是使中國人接近西方人已經習慣的那種財富,也還需要一代人的努力。所以為什麼要選擇這個時候與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為敵?這是一個很大的謎團,但我認為歷史提供了一些線索。

我認為最重要的原因可以說是行為過激或者行為過度。我認為以習近平為首的現任中國領導層已經確信,中國已經走到了這一步,有資格可以對抗美國了,而且展示出中國的確已經達到這個水平,已經富強了。我認為,他們這樣做的部分原因是他們擔心自己政權的穩定。他們擔心美國和美國政策的榜樣會破壞中共在中國國內的政權。 (相關報導: 瑞典今年接任歐盟輪值主席國,極右派政黨恐將扼殺歐洲移民政策改革! 更多文章

他們這樣做的另一部分原因是他們希望被視為他們所在地區--東亞地區--最強大的國家,你也知道,就經濟發展而言非常重要,在中國以外也是如此。所以他們想成為該地區的主導力量,他們不喜歡其他亞洲國家與美國合作的程度,而與中國沒有那麼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