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法人中華關聖文化世界弘揚協會、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和臺中南天宮聯合主辦之「2019年關帝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2日在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中商國際會議廳二樓召開,現場同步展示關公生平事蹟畫作30幅、三國著名武將所使用的長兵器共七把,是以等比例摹造打製,於現場進行陳列展演。另外還有雍正皇帝封關帝三代祖先聖旨一幀、關帝金印一顆,吸引許多民眾佇足聆聽專業導覽人員解說。
關帝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展出三國武將所使用等比摹造兵器
籌備會主任委員黃理事長國彰先生表示,關聖帝君不僅是道教的信仰,在佛教被尊為「伽藍菩薩」、「蓋天古佛」,可說是百業共尊。全世界有一百六十幾個國家設堂供奉,四十幾個國家建有宮廟祭祀;關聖帝君且已於公元一九二四年上元甲子登任第十八代玉皇大帝,因此這次在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所舉辦的「2019年關帝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針對一般民眾常會感到好奇的在三國時的大意失荊州等歷史技仔跟為何成為玉皇大帝等,都會在這次研討會中由學者提出研究說明。
另外前立法院王院長金平先生應邀擔任榮譽主席,王金平表示,關聖帝君的浩然正氣跟忠義的形象,一直深植人心,也希望透過這樣的研討會將關聖帝君的信仰跟文化加以推廣,並對社會大眾所有助益。
臺中科技大學謝校長俊宏表示,因為學校中文系有多位教授誓言九關聖帝君相關學術具有國際性的學術地位,因此這次他也以大家長的身分,攜手同為東道主的吳主委光雄,主辦單位發起籌備會的中華關聖文化世界弘揚協會黃理事長國彰先生,以及所有與會發表論文的學者專家,特別是中部地區的鄉親父老,大家一起進行包括(一)關公受歷代帝王封諡由侯、公、王、帝然後入聖證佛之始末。(二)關公信仰與道教及其他宗教之間的關係。(三)關公信仰文化對社會國家的影響和意義等相關主題的探討。 (相關報導: 觀點投書 : 郭董是不是再問關公一下? | 更多文章 )
22日一共四場研討會的論文發表中,雲林科技大學漢學應用研究所兩位前後任所長分別就關帝兵器的爭議,以及雲林關帝廟楹聯的分析,探討關帝民間信仰的共識。臺中科技大學應用中文系兩位教授,則透過《三國演義》以及「扶鸞」探討關帝信仰的發展。海外學者包括日本與大陸兩位教授,分別透過不同風俗民情說明關帝信仰在各個層面所代表的影響性與發展性。會議中互動熱烈、提問踴躍,為樹立良好學術交流的風氣,提供給海內外研究關帝學術文化的學者團體,一個絕佳的遵循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