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故事還是大醜聞?女星如何「駭入」奧斯卡

安德莉亞.瑞絲柏(Andrea Riseborough)意外入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AP)

許多業界人士都對奧斯卡的選制存疑:實力固然重要,但最後比的還是誰的後台資源夠雄厚。

第95屆奧斯卡金像獎稍早公布了今屆入圍名單,在揭曉名單當下,《媽的多重宇宙 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獲得11項提名,東山再起的關繼威的名字被喊出的當下,全場媒體歡聲雷動。來到了最佳女主角名單公布的當下,安德莉亞.瑞絲柏(Andrea Riseborough)的名字被喊出來時,一樣驚呼聲不斷,但意義卻是完全不同。

關繼威已經獲得大多風向球獎項的肯定,瑞絲柏則不然,她在奧斯卡之前僅僅獲得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獨立精神獎提名,在各家電影媒體的預測當中,她幾乎都不在名單之中。一個不被看好的演員得以闖入奧斯卡殿堂,乍聽下來是一個充滿驚喜的勵志故事。不過凡是熟知奧斯卡運作的人恐怕都不會往這個方向去想,因為奧斯卡基本上是不太容許驚喜的。

奧斯卡獎可不是讓寥寥幾人組團選出名單與得獎者,這與歐洲三大影展或台灣金馬獎的評審團制截然不同。決定奧斯卡獎誰屬的美國影藝學院設有演員、攝影師等各個專業分會,每個分會會選出符合自己專業分會之下的入圍名單,最後得獎名單則是讓橫跨分會的所有會員都能投下自己的神聖一票。

評審團制的好處是人一旦少,就可以確保每個人都有確實去觀看作品。但奧斯卡獎長期以來引人詬病之處就在於,因為在範圍之中的電影實在太多了,因此根本不可能有人能夠看完年度所有作品之後再來投票,畢竟大多會員自己也得工作,即便有閒暇時間,也不見得每個人都會願意花費時間去觀賞電影。

奧斯卡獎長期以來引人詬病之處就在於,因為在範圍之中的電影實在太多了,因此根本不可能有人能夠看完年度所有作品之後再來投票。(AP)
奧斯卡獎長期以來引人詬病之處就在於,因為在範圍之中的電影實在太多了,因此根本不可能有人能夠看完年度所有作品之後再來投票。(AP)

因此會員投票之前,可能會透過新聞報導、社群網站等各種門路去掌握目前風向所在,各大風向球獎項例如金球獎或者各大影評人協會獎選出的作品便會是他們的參考重點。各大電影公司深諳這個道理,於是往往都會在奧斯卡前半年就砸下重本、放下鋪天蓋地的廣告吸引會員們的注意,舉辦盛大派對來攏絡媒體記者與影藝學院會員都是很常見的事,開銷大概是數十萬、至上千萬美金不等。

由此可證,奧斯卡獎入圍名單最後的結果,往往都已經能透過一些前哨戰獎項與媒體預測當中顯現,根本不可能有什麼驚喜的發生。

安德莉亞.瑞絲柏主演的《To Leslie》(2022)卻創下的前所未有的奇蹟,因為這根本不是一部有這些豐沛資源的作品,它原先只是一部乏人問津的獨立電影,票房數字僅27,000美金(折合新台幣81.6萬)。瑞絲柏本人雖然也曾出演《遺落戰境 Oblivion》(2013)、《鳥人 Birdman》(2014)等片,但多是以配角身分出演,稱不上是廣為人知的一線演員。 (相關報導: 賈選凝專欄:奧斯卡為什麼越來越中規中矩? 更多文章

「賽制爭議演變成種族爭議」

經過後續各家媒體披露,外界才知《To Leslie》片方聯合了各家公關公司進行了侵略性的「草根宣傳戰」。知名女星凱特.溫絲蕾(Kate Winslet)在一場活動當中將她的表演譽為她此生看過最精彩的演出之一,起初外界沒有太多懷疑,直到後來證實凱特.溫絲蕾與瑞絲柏即將在HBO影集《The Palace》(2023)合演,才知道原來這個美譽可能並不如想像中單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