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QA看懂美國以色列為何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去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議案批評以色列在耶路撒冷及西岸地區的活動。(BBC中文網)

美國和以色列相繼宣佈將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評該組織有「反以色列偏見」。教科文組織對決定感到遺憾。BBC中文詳解這個決定到底對世界有何影響?

1)為何兩國宣佈退出?

這次「反目」可以追溯至2011年,教科文組織194個成員國以180對14票通過,把巴勒斯坦納入成為正式會員,巴勒斯坦在聯合國其他部分只屬觀察員國身分。當時美國和以色列對決定表示反對,而歐巴馬領導的美國政府,隨即中止向組織繳交會費。

教科文組織去年又通過議案,對耶路撒冷聖地遺跡用上穆斯林的名稱,被以色列指無視了聖地與猶太教的歷史關係。而今年,教科文組織又宣佈將希伯倫舊城區列為巴勒斯坦瀕危世界文化遺產。

種種事件均惹來美國及以色列反對。

美國政府批評教科文組織帶有「反以色列偏見」,宣佈在明年12月退出組織,並計劃保留以非成員國觀察員身分,繼續在組織內發聲。

以色列歡迎美國決定,並指「歧視以色列要付出代價」,形容美國這個決定是標誌聯合國的「新時代」,以色列亦已著手凖備退出組織。

美國國務院另外亦關注組織財務狀況,認為組織有需要改革。但事實上美國佔組織五分一開支,但自2011年起,停交每年8千萬美元的會費,令組織失去了22%的財務預算。美國至今已欠下教科文組織5億美元。

美國前教科文組織代表克里斯特爾·尼克斯-海因斯(Crystal Nix-Hines)認為華府今次決定「錯誤」,反映出川普政府逐步退出國際社會工作,放棄國際間的領導地位。

US President Donald Trump at the UN General Assembly in New York, 19 September

川普上月首次在聯大演講。

2)為甚麼在這時候公布?

外界亦猜測在這個時機宣佈有關決定,部分原因是因為教科文組織正在遴選新一任總幹事,目前呼聲最高的卡塔爾代表並非美國和以色列屬意的人選。

而路透社分析指這是「川普效應」。川普主張「美國優先」政策,上任後已放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係協議(TPP)的貿易相關談判、退出巴黎氣候協議,早前亦威脅退出人權理事會。

BBC外交事務記者馬庫斯(Jonathan Marcus)分析:

對於川普來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是一個容易針對的目標。外界會解讀成川普「美國優先」的主張以及其對多邊組織懷抱敵意。

諷刺的是,這個組織是美國當年在二戰後協助建立的。

但教科文組織被視為「反以色列偏見」的確是問題的根源。教科文組織曾譴責以色列在西岸和耶路撒冷東部的活動,又把希伯倫舊城區列為巴勒斯坦瀕危世界文化遺產等等。

A logo of th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 is displayed in front of the organization headquarters on September 14, 2011.
組織在二戰後1945年成立,當時有37個成員國,目前已經擴大至195個成員國,總部設於巴黎,全球約有2000名員工。

3)聯合國方面有甚麼回應?

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博科娃(Irina Bokova)對美國決定深感遺憾,認為是多邊主義的損失,特別是全球正面對暴力極端主義威脅,各國應投資在跨文化的教育與對話,但博科娃承認「政治化」問題對教科文組織構成打擊。

而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領導教科文組織青年發展項目的馬克‧布倫南(Mark Brennon)則對BBC說,希望美國和以色列重新考慮有關決定。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對美國決定深感遺憾,儘管存在分歧,但是會繼續和川普政府合作。他的回應被指是淡化美國今次退出教科文組織的決定。 (相關報導: 替以色列撐腰出氣?美國宣布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更多文章

美國總統川普過往曾批評美國不合比例地資助聯合國機構。美國佔聯合國恆常預算22%及維和項目的28%。

The Great Mosque of Djenne in Ma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