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委員劉世芳上月質詢行政院長賴清德時,針對南部科學園區除路竹園區外應增設第二園區,要求擴增土地,完備園區的聚落效應,賴清德當場承諾10月底前提出執行進度,國發會18日召集相關部會及高雄市政府,共同研商第二園區的計畫規劃。
劉世芳表示,感謝行政院展現行政效率,第一時間召集會議討論,代表著對高雄經濟提升的重視,也象徵第二園區的計劃向前邁開第一步。劉指出,華邦電宣布進駐高雄、投資3350億元後,南科路竹園區幾乎達飽和,因此提出擴增第二園區及橋頭新市鎮第二期之規劃,期待緩解路科的土地需求問題。
橋頭新市鎮串連周邊交通、教育資源 盼帶動南台灣成為重要科技廊帶

劉世芳說,橋頭新市鎮具備產業聚落、交通便利、學研能量充沛等優勢,串聯楠梓加工區、本洲工業區、南科路竹園區等,且連通國道、鐵路、高鐵及捷運,並在台大、成大、中山於中油高廠成立「材料國際學院」後,與周圍鄰近七所大學,擴增學研效能,將帶動南台灣成為最重要的科技廊帶。
劉世芳進一步說明,她擔任副市長期間,檢視高雄新市鎮的規劃,內政部在1994年時僅規劃了住商區,但沒有布署產業發展用地,故無法有效引入人口,導致第一期發展區土地去化遲緩,後期發展區也缺乏動能,遲未開發。 (相關報導: 反共背景「世亞盟」淪肥貓單位 劉世芳提案刪千萬經費 | 更多文章 )
劉世芳表示,當時她就認為產業是帶動人口成長最務實且穩定的關鍵因素,2012年起多次協調內政部、經濟部等中央部會,提出解決淹水、健全道路系統、吸引產業進駐等三項對策,同時主張原本的住商發展的內涵應轉型為住商搭配產業的格局,最後獲得內政部認同及支持,啟動橋頭新市鎮開發的修正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