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好文:說一聲「早晨」的好

母嬰親善政策推動,卻強逼生產完虛弱的媽媽親餵,遭批本末倒置。(Hollie Santos@Unsplash)

0416週報


午安,

病毒讓世界人心惶惶,體貼與尊重悄悄流失,令人更擔憂自己確診後可能的境遇,希望每個人都能盡力在謹慎中安定心神,互相成為彼此的後盾。


【台灣】疫情緊張

台灣COVID確診案例再創1200人新高,但上自政府單位,下至民間社會,都還沒有準備好修正對Qmicron變種病毒的防治思想,我們該怎麼做?在香港、南韓與紐西蘭,都是人口密集的島國借鏡,報導者整理出台灣在現階段須具備的新思維,亟需參考。

陳時中原預估本土病例單日新增破千例的時間點在4月底,但4月15日本土單日新增即達1209例。(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陳時中原預估本土病例單日新增破千例的時間點在4月底,但4月15日本土單日新增即達1209例。(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中國】上海人的極限

上海失控的防疫封鎖邁入第三周(部分區域超過一個月),已非亂象可以形容,嚴苛且無理的核酸檢測政策與清零方針,造成許多就醫不及的死亡憾事,卻被形容成「次生災害」這樣簡單。一起讀讀上海市民以「摩耶夫人」發出的現況呼喊,了解失序的處境。紐時中文的報導則為我們分析死守清零思維的弊病。

2022年4月12日,上海的防疫人員正在用大聲公對居民宣達防疫措施。(美聯社)
2022年4月12日,上海的防疫人員正在用大聲公對居民宣達防疫措施。(美聯社)

【香港】說一聲「早晨」的好

香港資深媒體人區家麟在11日被國安處逮捕,說他涉嫌觸犯「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幸好於12日獲保離開。區家麟在香港無線台及去年底被迫關閉的《立場新聞》製作過許多優秀新聞節目,《立場》關閉後,他每天在FB向外界說早安,獲釋之後也繼續如常。無論是政府抓捕或疫情緣故,如今在香港,每日簡單問候都可能隨時變卦,因此走走特別分享區家麟的多個寫作平台,盡可能讀取珍貴的每一聲「早晨」吧!

香港資深媒體人區家麟被捕後暫時獲釋。(取自立場新聞FB專頁)
香港資深媒體人區家麟被捕後暫時獲釋。(取自立場新聞FB專頁)

【Herstory】高麗裔烏克蘭人

本週的Herstory與其說個人故事,不如說是一個族群的流移史,濃縮在了台灣這位獨特的貴客身上。黑髮黃膚的申武松是高麗裔烏克蘭人,他的祖先住在前蘇聯地區,史達林時代被從遠東驅逐至中亞,又輾轉搬至烏克蘭,如今依舊懷抱著對高麗血緣的認同,卻又與東亞熟悉的韓民族很不一樣。最重要的是,烏克蘭戰爭再一次讓他們經歷動盪,遠在台灣求學的武松也受到啟發,探詢更多身份認同的邊緣形狀。走走曾訪問過他對烏克蘭戰爭的感受,這次透過更多個人專訪,邀你一起了解他與家族背後的獨特民族。

韓裔烏克蘭人Oleksandr Shyn積極在Line群組分享烏克蘭戰爭的各種資訊。(攝/林庭葦)
申武松積極在Line群組分享烏克蘭戰爭的各種資訊。。(攝/林庭葦)

【一個點子的誕生】催稿作為賣點

對創作者來說,交稿死線是令人又愛又恨的東西,可以激發生產動力與潛能,但若你是個自由工作者,沒人督促還是很可能拖延到趕不上!……東京這間「趕稿咖啡廳」,察覺到許多創作者這種「被監督」的需求,想出了以督促趕稿為賣點的商業模式,走走也覺得正中痛點!希望如此有創意的工作空間,可以催生更多優秀作品呀。 (相關報導: 賈選凝專欄:你不會因COVID而死,其他什麼都有可能發生 更多文章

【社群熱議】塗黑臉孔的問題

香港電視劇讓華人女演員「塗黑臉」演出菲律賓女傭,引起正反熱烈討論,儘管女星本身下足功夫,盡力揣摩角色與口音,但戲劇內容仍被指違不脫刻板印象、恐加深對菲律賓裔不理解的狀況。與台灣移工族群不同的是,菲律賓裔居民在香港也佔有一定比例,並不是找不到菲裔演員,「塗黑臉」的行為不僅恐固社會現實的歪斜印象,更直接加劇了產業內的種族不平等。好萊塢長期也有找白人扮成其他族裔的問題,香港此次幾乎是好萊塢膚色歧視活生生的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