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讚國觀點:朝野盡是猪腦袋

總統蔡英文(見圖)宣布開放美豬美牛,筆者認為朝野政黨的各種言行都往往以今日之我,否定昨日之我,且面不改色。(資料照,顏麟宇攝)

台灣終於要進口含有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的美國豬肉了,不過是豬,卻大摇大擺,非同小可。豬事不順,都是豬腦袋惹的禍,台灣朝野因此反目相向,只差没有大動干戈。

塵埃落定,這件事的真正意涵,不在美國豬精明,而是台灣豬太笨。

從前總統馬英九到現任總統蔡英文,有頭有臉,望之不似豬腦袋。圍繞在他/她們身邊的大小嘍囉,辦起美豬事宜,倒像是一群豬八戒,照照鏡子,裏外不是人。他/她們裝模做樣,處處以人民為重,豬肉次之,滷肉飯則是另外一回事。

不管喜不喜歡,經過幾次政權輪替後,台灣的民主政治已然是兩黨制,相互掣肘。從中央到地方,國民黨或民進黨各領風騷,没有誰可以既霸權又霸道,而不被選民教訓一番。前市長韓國瑜在高雄大起大落,對國民黨或民進黨都是當頭一棒。兩年内,市長藍綠易位,頂多是三隻小豬的把戱,拿高雄市民開心。

兩黨政治的意義在於,執政黨與反對黨就國計民生大事,在進退之間,尋求可以各讓一步的妥協方案,而非鬥得你死我活,毫無迴身的餘地。豬,扶不上樹,一直是美豬跟台豬糾纒不清的難堪現實。從過去到如今,瘦肉精在朝野攻防過程中,突顯的其實是兩黨腦袋僵化,見豬摇身而過,嚇到不知所措。以人民的飮食口味分析,都是一鍋煮爛的肉,近看卻不似滷肉,遠聞騷味撲鼻。

即使面對的是一群豬,執政黨也應有責任倫理的擔當,特别是總統,一旦政策決定了,就不該豬豬相護,説什麽今豬並非當年豬,何妨學學美國總統杜魯門所説的,「凡事到我為止」(The buck stops here.),面對質疑,不推諉責任。豬有豬格,人格尤不可欺,更何况一國之君。

面對相同的一群豬,在野黨也該有信仰倫理,尤其是黨主席,美豬叩關既然如兵臨城下,便不妨站在人民的立場,堅持與執政黨協商,取得一個折衷的可行途徑,而不是且戰且走,讓對方予取予求。豬有頭臉,黨的顏面不可戱,更何况是百年政黨。

不幸的是,在美豬進口上,國民黨與民進黨互換執政黨或反對黨的角色後,各種言行竟往往以今日之我,否定昨日之我,又面不改色。民進黨當年抵制美國瘦肉精的話語,無疑是國民黨今年反對的翻版;國民黨當年企圖開放的立場,也無疑是民進黨今年放手的立足點。兩黨豈只是難兄難弟,簡直是你唱罷,我登場,為一盤白切肉,唬弄台灣人民。豬隻無奈,人民更何辜?

冤有頭,債有主。一個政府或政黨好壞,總統與黨主席都得概括承擔執政黨和反對黨引起的社會效應,放縱下屬大放厥詞,不過是讓豬隊友無理取鬧,甚至像神豬一般,中看不中用。無論支持或反對美國豬,從馬英九或蔡英文以降,兩黨政客的表現都是豬頭豬腦袋,一種集體思維下的泥豬瓦狗。

馬英九(圖)在「國家不安全」研討會批評總統蔡英文把台灣推向戰爭邊緣。(顏麟宇攝)
關於美豬議題,前總統馬英九(見圖)要求總統蔡英文鄭重道歉及延後開放。(資料照,顏麟宇攝)

所謂集體思維,簡單説,就是政府或政黨内部容不下反對意見的聲音,放到權力巓峰,便是執政黨總統聽不進在野黨主席的殷殷相勸,或後者對前者的聲明充耳不聞。推到極致,順得哥情,失嫂意,倒霉的是台灣人民,每隔一陣子總得忍受兩黨以人民福祉為名,扮豬吃老虎,任政黨宰割。 (相關報導: 批陳吉仲從農運者淪為虎作倀 黃子哲:開放美豬,應下台兌現7年前承諾 更多文章

只要符合國際規定,含有瘦肉精的美豬並非不可進口到台灣,進口,也不等於要吃進口。吃不吃豬肉,最後決定權畢竟在個人身上,政府終究無法强迫台灣人民是否應吃豬肉,或該吃什麽豬肉。整個敗筆,不在豬,更不在人民身上,而在政府與政黨以此一時彼一時,强詞奪理,玩弄人民的智慧與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