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話中帶刺,從最簡單的事開始做起吧。首要之務就是,拔掉隱藏在話語中的尖刺。
最先要去除的刺便是「極端用語」。
舉例來說,當對方重複犯了兩三次同樣的錯誤時,我們可能會當面怒吼「你老是犯同樣的錯誤!」,這時使用的「老是」就是所謂的「極端用語」。也就是將「兩三次」這個事實,用「老是」來極端地表現。「極端用語」很常出現在我們的對話當中。例如以下的對話。
不良的會話例(粗體字的部分是不良的重點所在)
A男性上司:「為什麼老是遲到!」
B男性部下:「對不起。我會反省改過。」
A「看不出你有任何反省的樣子。還有,你總該記得把文件帶來吧?」
B「啊,糟糕!一時忘了……」
A「真是不敢相信。只有最差勁的上班族才會出這種紕漏。你這個人完全派不上一點用場。」
B「我馬上去拿。」
A「你每次都在浪費時間。就因為老搞這種飛機,才會被大家看不起。」
對方無法理解自己的想法讓人心急!
為什麼我們總會習慣性地使用「極端用語」呢?
那是因為我們覺得自己想傳達的意思無法如實傳達給對方,因而產生了無力感。
舉例來說,看了一部有趣的電影。所以我們告訴對方「那部電影很好看哦!」,很想把那份感動傳達給對方,對方卻完全沒有任何回應,只是冷冷地回了一聲「哦」敷衍了事。
說穿了,這樣的回應是很正常的。說話者的腦海中還縈繞著電影的畫面、迴盪著電影配樂,整個人的情緒澎湃不已,然而,對方聽到的卻只有「很好看」三個字。叫人從何感動起呢?
可是,站在說話者的立場來看,對方的態度未免太過冷漠,讓人無法接受。
這就是所謂的「熱臉貼冷屁股」。就像我們把石子往池子裡丟,本以為會掀起「咚!」的巨大聲響,沒想到卻傳來小小的一聲「噗」。以人類自然的心理機制而言,自然會產生「既然如此,那下次就丟更大一點的石頭試試,我不信會沒反應」的想法。於是,譴詞用語就漸漸地加強了力道和尖銳度。
如果簡單的一句「很好看」得不到期待的回應,我們自然就會想加強說「非常好看哦」。如果還是不行,就會使用「這輩子最好看的電影哦」之類的「極端用語」。
於是在不知不覺當中,我們就很容易增加使用「極端用語」的機會。
刻意話中帶刺是因為覺得對方沒有接收到你的想法
當我們在叱責或抱怨他人的時候,會比平常更在意對方是否確實把我們的話聽進去。
此時我們要求得到的反應是「我明白了。以後會小心絕對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可是,大部分的場合,對方不會給我們這樣的反應。通常是令人搞不懂有沒有聽懂的曖昧態度,有時甚至看起來像左耳進右耳出一樣。
結果,我們就會變本加厲,說話更加夾槍帶棍,說出來的每一句話都刺傷了對方。如同一開頭所舉的會話例的狀況。
「極端用語」只會造成反效果!
可是,使用「極端用語」其實反而更難深入對方的內心。
舉例來說,如果我們責怪經常遲到的人「為什麼老是遲到!」,對方的內心一定會產生反彈「哪有『老是』……。前天我明明就沒有遲到……」。 (相關報導: 到底要怎麼聊天才不會被句點?專家傳授7個開話題小技巧,不是社交高手也能讓人覺得你超好聊 | 更多文章 )
如果再補上一句「看不出你有任何反省的樣子」,對方的心裡就更會感到不服,想說「我都努力反省,儘量不讓自己遲到了,竟然得不到一點點認同,那努力不遲到又有什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