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河呈現紅褐色 係藻類增生影響

愛河龍華橋及願景橋間水色呈現紅褐色。(圖/高市府環保局提供)

愛河多數水色變化,可能為流域內自然的藻類生長所造成,常好發於春夏或秋冬季節變換時期。造成愛河易增生藻類的原因很多,包含愛河上游大雨沖刷非點源營養源排入、日照強烈、愛河部分河段河水流動緩慢及漲退潮適合感潮河段優勢種藻類生長等因素。

日前環保局巡視愛河沿岸發現龍華橋及願景橋間,水色接近紅褐色,經現場水質儀器檢測鹽度為6.0psu(感潮河段)、溶氧量過飽和及pH偏高的現象,另採集水樣以顯微鏡觀察,發現水中「隱藻」大量繁殖之故。研判可能為主要是近日天氣不穩定,常有間歇性降雨,造成河道擾動及非點源營養鹽流入與日照充足,導致藻類增生現象,進而影響河水水色。

顯微鏡下放大觀測河水均為藻類(400倍)。(圖/高市府環保局提供)
顯微鏡下放大觀測河水均為藻類(400倍)。(圖/高市府環保局提供)

加強愛河水色宣導 沿岸設置解說告示牌

為加強愛河水色變化原因的正確宣導,於愛河河堤公園左、右岸、愛河之心、龍華橋、幸福川玉皇宮及三鳳宮前等六處河段沿岸分別設置解說告示牌。希望讓市民能瞭解愛河水色變化原因屬生態體系自然現象,請市民朋友不用擔心。 (相關報導: 2024高雄景點推薦》只知道旗津、愛河就落伍啦!盤點15大必去私房景點,放假來這裡玩就對了 更多文章

愛河為高雄市的市河,在市政府相關局處齊心協力推動各項改善作為下,整體水質已有明顯改善,統計110年1月至8月愛河全流域平均河川污染指數(RPI)為4.52,相較於109年同時期整體改善率達9.1%,愛河整體水體已逐年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