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父權制婚姻的起訴書!南韓作家四月天接受《風傳媒》專訪:丈夫應該成為解決婆媳衝突的主體

婚禮(取自Pixabay)

我希望在婚姻裡,不再需要扮演妻子或媳婦,能全然以自己的姿態存在。

許多人常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控告婚姻》的作者、南韓作家四月天,她以個人的婚姻經歷,寫出現代未婚女性與已婚女性在父權制度下,在婚姻制度面臨的各種問題,深入剖析女性總在婚姻中感到痛苦與窒息的原因。《風傳媒》專訪四月天,請她分享自己對婚姻的省思。

誰該解決「婆媳衝突」?

四月天(사월날씨)書中提到的經歷也是許多妻子與媳婦的真實經歷,包括公婆不滿小倆口的決定時,經常質疑是媳婦的意見。《風傳媒》詢問四月天通常如何面對這種情況?她說必須指出的是,與夫家交流的主體應是丈夫而不是妻子,當衝突發生時,丈夫必須成為解決衝突的主體,她認為必須把這個原則變成習慣及常識。

四月天認為,「婆媳衝突」這個名詞有許多奇怪之處,其中一個是「衝突」這個詞,因為這說得好像「衝突」發生在地位平等的雙方之間。與勞資衝突、性別衝突等詞一樣,巧妙抹去了雙方的權力差異,她認為更準確的名稱應該是「歧視」或「壓迫」。

婆媳問題無論是古今中外都是很棘手的問題。(圖/pixabay)
四月天認為,「婆媳衝突」這個名詞有許多奇怪之處(取自Pixabay)

她認為另一個奇怪之處是讓婆婆與媳婦單獨相處,將實際上沒關係的人束縛在一個家庭裡,丈夫和兒子的存在反而從某種意義上完全消失,而老公會覺得婆媳關係漏了他也沒關係,是因為他即使袖手旁觀也不會受到太多批評,如果插手問題並努力解決就會被稱讚是好丈夫。

四月天認為在婆媳衝突中,丈夫最應該成為主體,丈夫才是那個與他所愛的人(妻子與父母)有直接關係的角色。夫家要求兒媳(妻子)「聰明地」解決衝突,把媳婦(妻子)當成麻煩製造者又視為當事人,將負擔放在媳婦(妻子)而不是丈夫身上,這並不公平。

因此,四月天說自己反對兒媳成為與夫家衝突一方的框架,因此寫作《控告婚姻》的時候,在探討媳婦該與夫家該建立何種關係時,她謹慎地不從「在夫家面前好好表現」、「如何解決衝突」、「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或簡單訣竅」等方面著手。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只邀請至親密友的「微型婚禮」開始成為美國新人的熱門選擇。(AP)
四月天認為在婆媳衝突中,丈夫最應該成為主體。(AP)

「不能讓丈夫與公婆之間的關係因為我而出現問題」,這個想法也為女性帶來很大的壓力,四月天認為能做到這件事的人只有老公。丈夫應該為與父母的關係負責,不該交給妻子去做,而四月天表示她會在丈夫(與夫家)建立新關係時親切地協助他。

台、韓如何過節?

四月天在書中提到,她與丈夫會在過節時邀請公婆一起到外面餐廳吃飯,她說表示南韓的公婆與兒子及兒媳在節日一起出去吃飯的情況並不罕見。她向《風傳媒》表示,正如她在書中寫的一樣,南韓人努力培養外出過節的習慣有許多原因,包括在家待客需要提前購物、準備食物、打掃房間,而這些勞動工作往往落在女性(妻子、兒媳、母親、女兒)身上。 (相關報導: 政見是廢除女性家庭部、降低基本工資!尹錫悅當選南韓總統,推特充斥絕望貼文 更多文章

農曆新年、圍爐(@cerachiuu/Unsplash)
四月天指出,過節時的勞動工作往往落在女性身上(@cerachiuu/Unsplash)

四月天希望不論是夫家的女性或娘家的女性都能從假期的勞動工作解放出來,因此,她認為妻子與丈夫各自回家過節的方式值得考慮。隨著反抗父權制的女權運動展開,已經有些南韓夫婦選擇各自回家探望父母,因為這適合他們的生活方式。儘管這種情況在南韓仍然少見,但反對父權制的運動正採取多種因應方法,例如和同樣拒絕假期勞動的女性聚會,和配偶一起去旅行,或者自己在家安靜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