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縣府響應臺灣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訂2023年為雲林縣的減碳生活行動年,並推動全境植樹計畫,雲林縣政府水利處及雲林縣口湖鄉公所19日上午於口湖鄉椬梧滯洪池(北池)共同舉辦「椬居口湖、梧居吾樹-椬梧滯洪池百人植樹活動」,號召口湖、水林及北港民眾相揪作伙來椬梧滯洪池種下專屬自己的小樹苗,希冀將來樹苗成林,留給後代碳貯永續循環美好家園。
張麗善指出,今年是雲林縣府低碳生活行動年,啟動雲林全境植樹活動,要在全縣廿鄉鎮市廣為植樹。今年度縣府將與各公所合作,陸續在20鄉鎮市轄內合適區域辦理植樹工作,依照環境、季節,種下適合樹種,預計新植綠美化面積將達約11.8公頃20萬棵,讓雲林縣春夏秋冬四季都能展現不同風貌。除了縣府推動的植樹活動外,也希望每個人從自身做起,住家環境周遭綠化,生活節能省電省水等,一起打造低碳環保的雲林。 (相關報導: 酸侯、柯沒國會經驗 賴清德:總統赴國會報告並不是個人意志問題 | 更多文章 )
水利處長許宏博表示,選擇「厚葉石斑木」及「水黃皮」為椬梧滯洪池植樹活動樹種,這二種樹種都是台灣原生種,且特別耐風、耐鹽分及根系發達,非常適合在沿海地區生長,水黃皮在春秋兩季會開淡紫色花朵,厚葉石斑木則是在夏天會開白色花朵,對滯洪池景色點綴非常有幫助,除達成減碳生活行動年標的,亦帶動雲林濱海地區遊憩觀光,不負小日月潭之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