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國家卓越建設獎金質獎 新北農業局、漁業處獲殊榮

漁業處及農業局獻獎給市長侯友宜後合影。(圖/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2021國家卓越建設獎於9月23日晚間頒獎,新北市農業局辦理「綠竹社區33鄰生態埤塘周邊環境及步道改善工程」,重新改善生態埤塘週邊環境及步道,提供當地筍農舒適安全步道,增加遊客停留點,並保護園區內獨角仙棲地,獲2021國家卓越建設獎肯定,榮獲「最佳環境文化類」金質獎殊榮。

漁業及漁港事業管理處辦理「淡水第一漁港水環境營造改善工程」及「富基漁港水環境營造改善工程」亦獲頒2021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環境文化類金質獎肯定,今(13)日市政會議獻獎給市長侯友宜。

生態工法兼顧生態環境、漁作需求及遊憩空間創造三贏,漁港資源能永續利用

漁業處長張麗珍表示,「淡水第一漁港水環境營造改善工程」考量傳統漁作之發展及假日人潮休憩動線,在不影響景觀的前提下將傳統漁作區域及遊客徒步區域做有效區隔改善整體景觀,並且打通由淡水老街經淡水第一漁港至漁人碼頭之自行車道,結合周邊景點串聯以淡水第一漁港為中心之帶狀休憩商圈,而「富基漁港水環境營造改善工程」新建之多功能突堤碼頭除改善港區內靜穩度、增加漁船停泊數等需求,新式工法採用跨樑碼頭設置棧橋平台,更加大突堤碼頭平面面積,下部基樁打設形成消波區及海洋生物休憩區,上部平台則增設遊憩座椅及植栽,可將遊客及民眾活動延伸至漁港中央打造親水遊憩空間,透過生態工法兼顧生態環境、漁作需求及遊憩空間達成三贏局面,使漁港資源能永續利用。

農業局長李玟表示,新北長達145公里的海岸線內共有28座漁港,是臺灣本島漁港最多的縣市,針對各漁港皆用盡心思設法改善,設計及施工過程中也一直聆聽多方面意見,使傳統捕撈產業能永續經營,並創造各具特色的在地漁港,這次兩件水環境改善工程皆獲得2021國家卓越建設獎評審委員一致肯定,皆是靠漁民朋友及同仁多年來共同打拼的成果,希望COVID-19疫情趨緩後民眾能夠到漁港走走感受漁港新風貌。

富基漁港水環境營造改善工程完工照。(圖/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富基漁港水環境營造改善工程完工照。(圖/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五股區綠竹農村再生社區生態埤塘歷經多年原生態步道損壞,週邊環境較為雜亂,為提供農民農作舒適安全環境,市府即規劃改善工程,埤塘旁原有一處為獨角仙棲息地,光臘樹群成為獨角仙成蟲覓食與交配區,故工程以生態為基礎,以環境低衝擊工法,在不紛擾既有生態下提升在地筍農的務農便利性,並兼顧園區生態系統,工程秉持資源再利用理念,將園區原步道石板,與新石板重新鋪設,既有木平台下方立柱,拆除後重新整理成為區內座椅,待自然腐化後成為獨角仙幼蟲繁殖腐木區,及既有大型塊石重新排列,成為農民及遊客停留休憩處,原步道改善後總長約200m,僅35m為混凝土步道,其餘為石板步道、碎石鋪面及固結土步道,大幅減少水泥用量,具節能減碳、滲透性,且融合在地景觀之自然性與生態性,工程完成後續將交由社區維護管理,辦理食農教育及環境教育場域。

施工後園區埤塘週邊綠美化。(圖/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施工後園區埤塘週邊綠美化。(圖/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工程於去(109)年11月開始施作,社區內因有獨角仙、螢火蟲及鳥類等豐富生態環境,為避免破壞原生態棲地,依現有環境條件採取因地制宜的施工方式,以迴避、縮小、減輕及補償等施工手法,避開步道兩側獨角仙棲地及既有喬木群,以人工及小型機具施作,及在有限工期內施工困難度相對提高,經施工團隊克服困難積極趕工,於今(110)年1月如期如質完工,工期60天,工程經費233萬元。

感謝農業局輔導與支援,使社區得以持續推動農村營造

五股綠竹社區理事長楊海塗表示,地方團體與政府機關互相合作才是農再永續發展的關鍵,感謝新北市政府農業局一直以來的輔導與支援,使社區得以持續推動農村營造。 (相關報導: 觀點投書:台灣人該覺醒了!下一代的前途在那裡? 更多文章

農業局長李玟強調,農業局長期輔導社區推動友善耕作與生態保育觀念,除滿足民眾對食安的要求外,社區也逐漸找回生態多樣性,農業局工程友善環境的整治理念也得到2021國家卓越建設獎評選委員一致肯定,榮獲「最佳環境文化類」金質獎殊榮。

關鍵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