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縣廚餘回收再利用中心於今(3)日在利嘉溪旁的康樂段0899等地號舉辦動土典禮。縣長黃健庭表示,這座新廠將化解舊廚餘廠鄰避設施阻礙地方發展的印象、每日可解決28公噸廚餘並可減輕台東縣垃圾處理負擔,可謂一舉數得。
日處理28公噸廚餘 實踐循環經濟理念
黃健庭表示,臺東縣廚餘堆肥處理舊廠是在98年11月設置完工於利家工業區,原設計是以每天處理15公噸台東市及卑南鄉的家戶廚餘作為堆肥使用,但原設備已逐漸老舊且常需維修,再加上台東縣近年嚴格執行垃圾分類、隨車破袋稽查,尤其率先全國第一制定並實施透明垃圾袋政策,使得廚餘回收量日益增加,且堆肥發酵產生的異味常影響附近民眾生活品質。
因此縣府自行編列預算3500萬元著手進行廚餘場遷建工程,特別感謝饒議長及議員先進對於廚餘回收再利用中心的支持;未來將完成興建一座最大日處理量為28公噸的「廚餘回收再利用中心」,有效減少垃圾量並將廢棄物轉換為有用資源充分實踐循環經濟理念。
由於縣民積極配合垃圾不落地及垃圾分類、限塑的工作,目前全縣的垃圾量每天低於100噸,因此,他宣佈任內不會啟動台東縣焚化爐。另外,台東縣廚餘回收再利用中心於今年9月開始後,所生產的肥料將優先提供回饋給康樂里里民使用,未來也可販售得到盈收,縣府不必編列經費來支持營運,達成自立自主的目標。 (相關報導: 【浪子回頭】公廁彎腰清屎尿、臭酸廚餘捲袖撈!鐵牢裡一蹲32年,四海幫老大重生之路 | 更多文章 )
環保局表示,廚餘中心佔地12851平方公尺,未來的廚餘回收再利用中心透過高溫高效微生物分解系統操作,大幅減少廚餘發酵時間及縮短處理流程並可降低異味,將廚餘轉化成有機肥料及有機土壤改良劑再利用;另廠區規劃空氣污染防制設備區、有機蔬菜栽種示範區及廠區之綠美化空間等,未來興建完成後,將許給臺東民眾一個綠色無虞(餘)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