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友善行人的城市,台中市政府交通局擴大軟硬體建設,已規劃29處明確區隔車輛與行人通行的「行人專用時相」,建置路口庇護島供行人稍作停留,也設立「路上行走、勿用手機」警示牌,提醒低頭族注意路況,連「小綠人」鏡面都放大,方便高齡者看得更清楚,保障安全的步行環境。
市府交通局表示,內政部營建署考評110年度各縣市市區道路養護管理暨人行環境無障礙,台中市榮獲綜合評鑑甲等,勇奪六都之冠,肯定台中市人本交通及人行環境無障礙績效,除了紅綠燈的交通號誌,還設置近1800處行人倒數計時顯示器,經由會跑步的「小綠人」,讓人車能掌握過馬路的時間,也減少因為搶燈造成交通事故。 (相關報導: 北中南通勤月票7/1上路!各縣市金額、開賣時間、使用範圍一次看,最低只要299元 | 更多文章 )
交通局指出,為使行人安心過馬路,特別針對人行流量大,易導致轉向車輛與行人交織的地方劃設行人專用時相,至去年底共有26處行人專用時相,今年再新增3處達到29處行人專用時相路口,目前全市包括市政北七路/惠來路口、學士路/英才路口等路口皆已設置,希望藉由時間區隔人車,降低人車衝突,提升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