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兩大氫能車廠對決:豐田vs現代
最急需使用氫氣的產業是運輸業。各國政府也開始推動氫能運輸,特別是積極推動氫能車產業。美國的目標是在2030年達到氫能車120萬台、氫能貨車30萬台、氫能充電站4,300座。日本則是計畫在2030年氫能車達80萬台、氫能巴士1,200台、氫能充電站900座。韓國所提出的藍圖則是在2040年氫能車累積達620萬台、氫能充電站達1,200座以上。
愈來愈多地方開始禁止銷售新的燃油車。以2017年為基準,全球電動車市場約會達到2兆美元,就算其中只有10%是氫能車,氫能車的市場規模也大於全球顯示器1,30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相當於半導體市場4,200億美元規模的一半。
主要國家的氫能車、氫能充電站現況與普及展望(圖/感電出版)
到目前為止,小型車方面電動車比氫能車更具有價格競爭力,但是當車子放大就不一樣了。如果想要提升行駛距離,電動車必須增加電池數,氫能車則必須增加氫氣瓶的數量,但是氫氣瓶的重量比電池更輕,因此在卡車的行駛距離與充電時間上,氫能車都比電動車更具備優勢。主要負責物流運輸的大型卡車,很有可能都是在特定的區域內移動,因此只要具備優良的充電站基礎設施,在運輸工具部門氫能車有望大幅成長。
全球氫能車製造商,有現代、豐田、本田等公司。2020年現代汽車的氫能車NEXO超越主要競爭對手,占據銷售量第一。2020年1至9月全球市場上所銷售的6,664台氫能車中,現代的NEXO銷售4,917台(74%)、豐田Mirai銷售767台(11%),本田Clarity銷售187台(3%),現代汽車獲得壓倒性的勝利。然而2020年底本田推出性能大幅優化的Mirai第二代,預計日後的競爭將會愈演愈烈。
豐田汽車(日本)
豐田與現代正在共同主導著氫能車的市場。2020年12月豐田推出氫能車Mirai2,行駛距離比先前的Mirai1增加30%,來到850公里,氫容量則增加了20%。Mirai1在和現代的TucsonIX的競爭中取勝,但是隨著2018年現代汽車推出NEXO後戰局出現逆轉。對此豐田推出新型Mirai,2021年氫能車市場上兩位玩家的競爭值得我們一覽究竟。目前跨國汽車公司激烈的競爭,將有助於處於打開還處在初期階段的氫能車市場。
現代汽車(韓國)
現代汽車在2020年12月公開氫燃料電池品牌HTWO(Hydrogen+Humanity,指兩個H的意思),把氫能事業升格成為三大核心事業。
現代汽車是在傳統全球汽車製造商中,極少數不僅生產電動車,同時還生產氫能車的集團。2018年12月現代摩比斯的氫燃料電池系統二廠開工,計畫將氫能車專用的燃料電池堆產能(CAPA)從每年3,000台,至2022年擴大至每年4萬台,並且公開表示2030年以前要擁有每年50萬台產能的願景。
(相關報導:
後發先至超越Toyota,現代汽車成為全球市佔最大氫能車廠!
|
更多文章
)
為了達成目標,現代汽車計畫投資58.6兆美元,進行研究開發與擴大設備。除此之外,也正在推動於中國廣東省廣州市成立氫燃料電池系統工廠。
現代汽車的Tucson IX成為世界首度量產的氫能車,2018年推出第二代氫燃料電池車NEXO,2020又開發出全球第一台氫能卡車Xcient Fuel Cell出口至瑞士。除此之外,現代汽車計畫以燃料電池技術為基礎,除了汽車領域以外還要擴大至船舶、火車、緊急發電、城市空中移動等非汽車事業領域。
現代汽車與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簽訂了供給氫氣、擴大氫燃料充電站與開發氫氣瓶材料碳纖維的備忘錄。還與美國康明斯簽訂了供應北美商用車市場的氫燃料電池系統,以及進軍數據中心緊急發電專用氫燃料電池系統的備忘錄等,積極拓展全球氫能網路。
現代汽車將逐漸使用燃料電池取代自家的燃油引擎,並透過堆高機、挖土機等特殊車種,以及城市空中移動等其他運輸方式,供給氫燃料電池系統。為此,現代汽車計畫在2050年以前投資31.6億美元。綜如上述,現代汽車集團除了電動車之外,也是最積極為氫能車等未來移動做準備的企業。
豐田希望能夠經由中國的燃料電池開發合資公司擴大市場。該家公司豐田擁有65%的持股,中國的清華大學與四家汽車企業(北京、第一、東風、廣州)分別出資5%至15%。這家合資公司計畫在2022年以前,將旗下開發的氫能車系統提供給中國卡車與巴士使用。
除此之外,豐田在2020年的拉斯維加斯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公開名為「網城」(Woven City)的原型氫能城市造城計畫。網城會經由重新開發豐田汽車位於富士山腳下的工廠舊址而體現。網城中的建築物電力供應來源使用氫燃料電池與太陽能,主要幹道上只能行駛無公害車輛,會結合機器人機場、自動駕駛、智慧住宅、個人運輸、人工智能等技術。
作者介紹
韓國NH農協銀行投資證券環境化學分析師。在韓國浦項工科大學及研究所攻讀化學工學,並在延世大學修完了MBA課程。曾擔任過SK證券、MERITZ綜合金融證券研究中心的分析師,目前在韓國NH農協銀行投資證券研究中心擔任環境化學分析師。2020年首度被業界指定為環境分析師。《朝鮮日報》FnGuide化學部門分析師第一名、湯森路透化學部門分析師亞洲地區第一名等,被多個媒體票選為化學、煉油部門最佳分析師。
韓國IBK銀行資產營運基金經理、調查組組長。畢業于首爾大學化學工程系。曾在SK證券擔任化學、煉油分析師,也曾在新韓銀行BNP Paribas資產營運(包括合併的SH資產營運)中,首次經營過SRI基金。有了KTB投資集團的資產營運經歷,與人共同創立了投顧公司Winvest。目前兼任IBK銀行資產營運基金經理和調查組長。
VERY WORDS公司的老闆。在韓國弘益大學攻讀化學工程學士學位,並在浦項工科大學攻讀化學工程碩士學位。從2002年開始他以韓國國內企業及政府機關為對象,為其進行環境經營、能源效率事業、應對氣候變化、排放權交易制等諮詢。曾擔任過ecosian公司的專任理事。從2017年至今, 在執行RE100諮詢、國內外碳中和相關戰略制定、事業開發等的VERY WORDS諮詢公司擔任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