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29及30日2天在國立臺灣大學霖澤館舉辦「112年儲備植物醫師案例分享會」,杜文珍副主任委員親自到現場勉勵所有的儲備植物醫師,會中由目前服務於基層農會、公所、農委會試驗改良場所及四校植物教學醫院之儲備植物醫師專題報告,並分享輔導農友的實際成果以及甘苦談,也邀請曾經與儲備植物醫師合作的農友一同分享自身經驗,展現農委會積極推動「植物醫師制度」的重要政策成果。
防檢局指出,自110年起辦理「補助基層農會及地方政府聘用儲備植物醫師示範計畫」迄今,全國共計聘用100位儲備植物醫師投入第一線服務,本次分享會由40位儲備植物醫師,就各派駐轄區重要作物,進行作物病蟲害及生理病害診斷與輔導案例分享,同時也請到種植番茄、洋香瓜及番薯等作物的6位農友現身說法,分享與儲備植醫的互動,以及接受輔導後對作物栽培管理上的幫助。防檢局進一步說明,儲備植物醫師除對個別農友進行輔導外,在全國植物病蟲害疫情上亦扮演重要角色,近年國內許多新興病蟲害均為儲備植醫首先於田間發現通報,並參與後續疫情防控工作,對國內糧食安全作出貢獻。 (相關報導: 農業與氣候變遷:《世界不再是平的》選摘(3) | 更多文章 )
防檢局強調,將持續推動植物醫師制度,以專業人員協助作物病蟲害診斷並輔導農友採用有害生物綜合管理(IPM)等正確的管理方式,讓農友降低對化學農藥的依賴,共同維護食品安全及農業環境永續,並持續推動植物醫師立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