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諷刺,當柯文哲的北市府公布「減債有成」的成績時,那邊民進黨候選人姚文智「單身青年每月發3千元」的政見正好在網路上發酵,當然,還有更早前說要恢復發重陽津貼的丁守中。而姚、丁的「政策買票」在網路上倒是無分軒輊的炮聲隆隆、惡評如潮,柯的減債有成倒是讚聲四起。
雖然網路聲量與反應未必代表「母體」的看法,更未必全然能轉換成選票,但顯然台北市民(特別是年輕人)對政客「拿市民錢買票」的作為,是有所警覺、甚至深痛惡絕,柯文哲的某些堅持是得到不少肯定。
柯文哲上任市長後,就取消已行之有年、對65歲以上老人,不分所得不排富、一律發放的「重陽津貼」,只有原住民與中低收入戶老人才能繼續領取。以台灣政客的標準而言,柯文哲這種作法無異「政治自殺」的白痴政策,因為發這個錢每年不過花7億元,更重要的是:都嘛是納稅人的錢。
為了這個政策,藍營炮聲不絕的轟3年,市議員固然不斷抨擊、質疑,今年3月一個公開場合中,前市長郝龍斌還當面「為老人請命」,希望柯P恢復不排富的重陽津貼,柯P則不為所動。
以政策理想與理念而言,柯文哲當然有道理、亦應該被支持。原來的重陽津貼不排富、只看年紀,所以富豪之家也可領到,但實在看不出富人每年領那一、二千元的重陽津貼,有何需要、又意義何在?如果說有需要、有意義,其實只是對政客個人而已─花市民的錢替自己政策買票、討老年人歡喜。
這種事,每個政客都在作,而且樂此不疲;如果前人已經作了,接手者不加碼就已經是非常有「政治道德與良知」了,除非財政已無法支撐者,主動縮減或甚至取消者是絕無僅有,只有柯文哲敢作而且作到.甚至堅持至今。
柯P砍重陽津貼,讓每年可領此津貼人數從40萬人,一口氣掉到1.8萬人,替台北市庫每年省7億;因為老人增加速度快,如果繼續發,現在每年要花超過10億元了,而且未來每年都會快速增加。
一年省個7億甚至10億,對每年預算在1600億元上下的台北市而言,實在是「小錢」;不過,也正是這種堅持與精神,讓柯市府能在3年後宣布減債有成、脫離「千億俱樂部」,讓台北市負債從他接手時的1468億元減至948億元,還了520億,人均負債也從上任時的5.4萬,下降至3.5萬。
在柯市府宣布減債有成時,民進黨市長候選人姚文智的眾多支票也被翻出來;姚文智提出青年租屋津貼政策,說將發給單身青年每人每月3000元的「青年津貼」或小夫妻每月5千元的租屋補貼。不僅於此,他還針對少子化提出「第二胎國家養」,將發給第二胎子女0-5歲每個月1萬元,總共72萬,第三胎則是144萬。
這又是一個不分貧富一律發放、同時毫無預算概念的政策買票,而且從網路上的反應來看,顯然年輕人毫不領情:有人罵這是公然買票、質問錢那裡來;有人嘲笑說「乾脆說一人發一間好了」,總之,是惡評如潮。顯然年輕人對這種拿市民錢作政策買票的行為看得清楚,更清楚的了解:政府借錢欠債,最後還是這些年輕人要背負,所以毫不領情更毫不留情的嘲笑。 (相關報導: 柯文哲笑青年租屋津貼「奇怪政策」!姚文智:斷章取義,每人僅2年機會 | 更多文章 )
再如姚文智提議把南門市場搬到中正紀念堂的政見,也是讓人瞠目結舌;他說菜市場移過去中正紀念堂,絕對會變成全世界的新聞,代表台灣從此告別威權的象徵。姚文智顯然完全不了解中正紀念堂是多少台北市民休閒場所,每天有多少高中生、年輕人在此練舞等,更不知兩廳院承載的文藝活動價值;自認幽默的「把中正紀念堂變菜市場」政見,除了深綠族群外,有多少人對此政策買單?又能得到多少青年支持?至於宣稱當選上任馬上把大巨蛋解約的政見,也凸顯其對大巨蛋案牽涉到的專業與法律一無所知─這麼簡單又可以完全不負法律與賠償責任,柯P早作了,那等得到姚文智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