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新冠和俄烏戰爭時期的瘋狂漲價,如今全球的電動汽車在規模化效應和特斯拉降價的推動下,打起了如火如荼的價格戰。德國車商在其中表現不俗,但是需要面臨特斯拉和中國市場帶來的雙重價格壓力。
德國聯邦交通管理局(Kraftfahrt-Bundesamt,簡稱KBA)公布的最新數字顯示,今年上半年,在德國電動汽車市場排名第一的汽車品牌仍然是特斯拉。賣出了超過3萬6千輛電動汽車。但是緊隨其後的德國老牌車商福斯汽車,正在縮短與特斯拉的距離。
雖然福斯汽車VW作為單一品牌在今年1月至6月期間至賣出了約3萬4千輛純電動車,微弱落後於特斯拉。但如果把福斯汽車集團包括奧迪、斯柯達、西亞特和保時捷在內的其它品牌一同計算,福斯汽車集團仍然穩坐德國電動汽車市場的頭把交椅。
除了福斯之外,包括BMW、賓士在內的其它德國車商今年上半年度的電車銷售量與去年同期相比都有所增加。但是如果和去年下半年相比,除了電動E級車型的賓士外,其它德國市場上的前五大品牌銷量都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德國政府從今年1月1日開始削減了對電動車市場的補貼力度。消費者能夠直接享受的購車補貼從6,000歐元降到4,500歐元,而且新車的廠商指導價格還必須在4萬歐元之下。所以去年下半年,德國的電動汽車市場呈現出一波搶購高潮。
銷售競爭或進一步加劇
但是如今這股高潮已經迅速回落。特斯拉目前的產量已經超過銷售量。而德國車商目前出貨的訂單,一大部分還來自德國政府沒有降低對電動車補貼的那段時間。德國汽車行業專家杜登霍夫(Ferdinand Dudenhöffer)向德新社表示,今年下半年,銷售競爭可能會進一步加劇,從而迫使電動汽車價格明顯下降。
「我們現在看到的數據顯示的是昨天的情況。目前的交付主要來自老訂單」。Dudenhöffer強調,德國的電動汽車市場比看起來要弱勢。「相比之下,訂單新增量明顯低於2022年。」
同時,德國電動汽車市場上一些其他品牌的情況更加糟糕:「在擁有許多小型車和低端中型車的品牌中,銷售量部分減少了很多,因為降低補貼對其衝擊更大」,Dudenhöffer解釋說。這也表現在德國聯邦交通管理局的數據中:雷諾、歐寶、飛雅特以及在某種程度上也包括現代汽車,這些品牌在一年前還展示出強勁的銷售數據,但現在已經有所下滑。Dudenhöffer認為,福斯汽車最近給出了更多的折扣,這也是福斯汽車能夠避開銷售下滑的一個原因。
但這可能只是開始:「我預計在歐洲的電動汽車市場上會有激烈的價格競爭。」這位行業專家在接受德新社採訪時表示。
中國市場的價格大戰
中國作為電動車生產和銷售大國,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如火如荼的汽車價格大戰。在今年1月特斯拉宣布大幅度下調其主力車型Model 3和Model Y的價格後,比亞迪、東風等40多家車企陸續跟進,價格戰先是在燃油車陣營引爆,然後已經蔓延至電動車。 (相關報導: 與藝術時尚有關的小眾次文化 刺青如何在日本揮去黑道陰影? | 更多文章 )
如今,這場價格戰也有蔓延到歐洲的趨勢。首先,特斯拉作為行業的領頭企業,得益於對每個生產環節的嚴格成本控制,其2022年的毛利率仍然有大約26%。在大多數新興電動車產商仍然處於總體虧損的市場上,特斯拉仍有降價空間,但是讓其它廠商已經基本無路可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