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查核|秦剛遭中國外交部官網除名?

2023年6月18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左)與中國外交部長秦剛(右)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會晤。(美聯社)

結果:錯誤

一分鐘完讀:

自6月25日出席公開活動後的三週多時間中,中國外交部長秦剛再無露面,引各界猜測其「消失」原因。近日更傳出秦剛已「遭中國外交部官網除名」的消息,臺灣的「Newtalk新聞網」、《自由時報》7月17日都報導此事,並附上中國外交部官網截圖,指「主要官員」欄目已不見秦剛的肖像照和介紹鏈接。

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於北京時間17日晚檢視中國外交部官網,發現「外交部長」欄目仍有秦剛的照片與資訊。透過「網站時光機」確認,在報導稱秦剛「消失」之前,其照片也並沒有出現在「主要官員」頁面,另,前部長王毅任部長期間,「主要官員」欄目也沒有展示部長照片。部長介紹設專頁,應爲外交部網站設置的慣例。

因此,部分媒體報導及網上盛傳的「秦剛遭中國外交部官網除名」,爲錯誤資訊。

深度解析:

中國外交部網站「除名」秦剛?

中國外交部長秦剛自6月25日公開會見俄羅斯、越南、斯里蘭卡外交官後便消失在公衆面前,至今逾三週,秦剛「失蹤」傳言四起,包括確診新冠、出軌間諜女主播、捲入內鬥等。近日網上更傳出秦剛已遭中國外交部官網「除名」的消息,臺灣的「Newtalk新聞」《自由時報》網站7月17日晚間都報導此事,並附上中國外交部官網截圖,顯示「主要官員」欄目已不見秦剛的照片。

上述兩則報導迅速傳播,「Yahoo奇摩新聞」轉載了「Newtalk新聞」的報導,其內文指出「現在中國外交部網站上竟然去掉堂堂外交部長的個人大頭照,更令外界好奇秦剛現況」。臺灣人常用通訊軟體「LINE」提供的新聞及資訊服務「LINE TODAY」則轉載《自由時報》的報導。不過,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北京時間18日凌晨發現,《自由時報》網站已移除該報導。

【pic1-1】newstalk截圖.png

臺灣媒體自由時報、Newstalk等報道秦剛被外交部網站“除名”(圖/“Newtalk新聞網”、“LINE TODAY”截圖)
臺灣媒體自由時報、Newstalk等報導秦剛被外交部網站「除名」(圖/「Newtalk新聞網」、「LINE TODAY」截圖)

 

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北京17日晚間檢視中國外交部官網,在「外交部長」欄目下,仍有秦剛的大頭照與資訊。

北京時間7月17日晚間,中國外交部官網,"外交部長"欄目仍有現任部長秦剛的照片與資訊。(中國外交部官網截圖)
北京時間7月17日晚間,中國外交部官網,「外交部長」欄目仍有現任部長秦剛的照片與資訊。(中國外交部官網截圖)

外交部長並不列名「主要官員」

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並使用「網站時光機」(Wayback Machine),檢視中國外交部官網過去的網頁記錄,發現今年6月12日,秦剛就未列在「主要官員」之中。而2022年10月1日的記錄顯示,前外交部長王毅任內,王毅同樣列在「外交部長」欄目,也未列名網站的「主要官員」。

【pic 3 上】網絡時光機截圖2023-6.png

上圖爲“網站時光機”(Wayback Machine)今年6月3日的中國外交部官網“主要官員”網頁記錄,下圖爲2022年6月6日,前外交部長王毅任內時,中國外交部官網"主要官員"網頁記錄。 (Wayback Machine 截圖)
上圖爲「網站時光機」(Wayback Machine)今年6月3日的中國外交部官網「主要官員」網頁記錄,下圖爲2022年6月6日,前外交部長王毅任內時,中國外交部官網「主要官員「網頁記錄。 (Wayback Machine 截圖)

秦剛去向仍成謎

對於秦剛缺席多個重要外交活動,中國外交部日前曾稱是「身體原因」。但據報導,外交部發言人毛寧17日在記者會上被外媒追問秦剛情況時,稱沒有可提供的訊息,而被問到秦剛是否仍是外長,毛寧則建議查詢外交部網站;但有關秦剛的問答,都未列入中國外交部網站上例行記者會的文字紀錄。

結論:

外交部長秦剛數週無公開露面,且官方不直接回答其去向,是中國外交史上的罕見現象。 對此,坊間有多種猜測。然而,部分媒體引用網路傳言,將秦剛照片不出現在外交部「主要官員」網頁作爲秦剛「有大麻煩」、「遭中國外交部官網除名」等報導,爲錯誤資訊。

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Asia Fact Check Lab)是針對當今複雜媒體環境以及新興傳播生態而成立的新單位。我們本於新聞專業,提供正確的查核報告及深度報導,期待讀者對公共議題獲得多元而全面的認識。讀者若對任何媒體及社交軟件傳播的信息有疑問,歡迎以電郵afcl@rfa.org寄給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由我們爲您查證核實。 (相關報導: 糧食危機再起!俄羅斯宣布終止《黑海穀物倡議》,聯合國警告「全球糧食生命線岌岌可危」 更多文章

版權所有 © 2006, RFA。 經自由亞洲電臺Radio Free Asia, 2025 M St. NW, Suite 300, Washington DC 20036 許可進行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