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可悲的國民黨員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柯承惠攝,資料照)

中華民國第16屆總統選舉,定於2024年(民國113年)1月13日舉行,民進黨提名賴清德、國民黨提名侯友宜、民眾黨提名柯文哲出來競選,另外郭台銘也勤跑基層,似乎也有意出來競選。

過去八年來民進黨的執政,天怒人怨,犖犖大者,如高端的疫苗案,台南的光電案,海峽中線的名存實亡,已盡失民心,除了綠色死忠者外,多數民眾均不樂見民進黨再度執政,這可從最近幾次總統民調顯現端倪,賴清德的支持率總在40%以下,換言之,其餘的60%均反對民進黨,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最大在野黨的提名人,國民黨的侯友宜,歷次民調總是屈居第三,約在20%左右,鑒於侯友宜選情持續低迷,國民黨不分區立委鄭麗文提議換侯,黨主席則揚言要以黨紀處分;侯辦的金小刀,為淨化黨內雜音,點名邱毅,蔡正元等人分化團結,在大敵當前的現在,團結都來不及,還要搞內鬥,大部分藍營的支持者為此都憂心心忡忡。

7月19日,民調排名第二的柯文哲,鬆口藍白合「可能水到渠成」釋出善意,聯合次要矛盾下架主要矛盾,國民黨與民眾黨合作有望,至此國民黨提名人面臨的問題為如何爭取黨內支持,攘外必先安內,若黨內成員對支持侯友宜都有二心,那國民黨如何能與柯文哲談藍白合作呢?更遑論取得總統大位。

20230619-_0000_01-賴清德(蔡親傑攝)+侯友宜(蔡親傑攝)+柯文哲(柯承惠攝)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左起(蔡親傑攝)、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蔡親傑攝)、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柯承惠攝)

侯友宜無法取得韓粉支持,要追朔到2020年總統大選時所種下的心結,當時國民黨提名韓國瑜,韓國瑜極富群眾魅力,更有一批韓粉支持,當韓國瑜出來競選時,身為國民黨最大的地方諸侯—新北市市長,侯友宜不願出來幫忙,拒絕接任韓國瑜的新北市聯合競選總部主委,當國民黨全代會正式提名韓國瑜時,侯友宜以「市政優先」為由缺席,競選造勢時,侯又以市務繁瑣為藉口,不願為韓站台輔選,四大公投,侯遲不表態,對於是否同意四個公投未曾正面回應,身為國民黨員,本有責任支持國民黨的政策及提名人,侯的種種作為,傷透了韓粉,也激怒了韓粉,韓粉將對侯友宜的失望轉而支持柯文哲;即使侯友宜聲稱用行動來展現團結,也試者向韓國瑜表示抱歉,但一般認為侯誠意不足,韓粉並不領情。再加上侯欠缺群眾魅力,兩岸論述模棱兩可,侯說支持合乎憲法的九二共識,讓人聽了直吐血,難道以前的九二共識就不合乎憲法嗎?難怪侯被認為是藍皮綠骨,種種親痛仇快的作法,民調低落也就不足為奇了。

回顧國民黨之歷史,自同盟會辛亥革命建立民國以來,有多次遭遇失敗而致失去政權或招致内憂外患面臨危亡之局的「自敗」經驗。第一次是在民國元年失去革命政權;第二次是北伐以後,內憂外患相繼而來;第三次是抗戰之後,失去大陸政權;第四次是2000年的選舉,失去總統大位;第五次是2016年的選舉,民進黨全面執政。

2004年的第11屆總統大選,僅兩組人馬出來競選,不似2000年之五組人馬。此兩組人馬一為民進黨之陳水扁、呂秀蓮,一為國民黨、親民黨聯盟之連戰、宋楚瑜。國、親聯合之促成,新同盟會長許歷農及黨之大老李煥等厥功至偉。以2000年連、宋選舉時,捉隊廝殺,競爭激烈,彼此所結恩怨之深,在2004年均能以大局為重,攜手合作。那麼侯、韓粉的心結就無法化解嗎?何況韓已確定出席7月23日全代會,表明支持侯的立場,侯則以「兄弟同心」來號召同志歸隊,同樣的劇本,四年前韓競選時,侯卻以「市政優先」迴避出席,侯行為的反差引人側目;但相信只要侯的姿態夠低,誠意夠足,終能感動韓粉,否則空喊團結,而不付諸行動,希望人人與我團結,我卻不與人人團結,最後也只能看者民進黨繼續執政的悲慘命運。

國民黨是具有百年歷史的政黨,國民黨過去曾有幾次「再起」的經驗,「再起」能否成功,要依客觀的情況和主觀的條件而定,目前的民進黨,治國無方,缺乏誠信,上下交征利,造成人民的不滿及反彈,但民進黨的墮落,並非表示國民黨的勝利;民進黨獨裁政策的荒腔走板,國民黨本有很好的發揮空 間,但看國民黨提名人民調低落,無法清晰表述政治目標,凝聚黨內共識,似乎只能寄望黨員含淚投票,旁觀的國民黨員,只能搖頭嘆息,就怕國民黨終將被掃入歷史的灰燼。 (相關報導: 觀點投書:近期共艦大舉現蹤於台灣周邊海域所為何來? 更多文章

*作者為退休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