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高溫煉獄》兩大關鍵問題:「極端天氣」如何形成?與氣候變遷有何關聯?

2022年夏天,熱浪、野火侵襲歐洲(AP)

全球人類正在經歷劇烈的熱浪、致命的洪水和山火,這些都是氣候變化的結果。

英國及歐洲多地在本月都見證過攝氏40度以上的氣溫,導致交通受影響和用水短缺。

自工業時代開始以來,燃燒化石燃料造成的氣體排放就一直將熱力圍困在大氣中。這些額外的熱在地球各處並非是平均分配的,同時也造成極端天氣事件的爆發。

除非全球氣體排放減少,否則這個循環會繼續下去。

以下是氣候變化造成天氣改變的四個方面。

。
BBC

1. 更強、更長的熱浪

要理解平均氣溫的小變化所帶來的衝擊,就要將它們想成是一個拋物線,兩端分別是極寒和極熱,中間就是大體的氣溫。

中間部分的輕微移動,意味著整個曲線會觸碰到兩個極端——於是熱浪變得更頻繁,程度也更極端。

7月19日,英國的氣溫首次達到了攝氏40度。

英國氣象局估計,由於氣候變化,最近的熱浪所造成的極端酷熱在現今出現的機會比過去高10倍,而且情況還有可能惡化。

「幾十年後,這個夏天其實可能還算得上是個挺涼快的夏天了,」倫敦帝國學院的氣候科學家奧托(Friederike Otto教授說。

英國氣象局還指出,現在的熱浪不僅更熱,而且持續時間可能更長。在過去50年,溫暖期的時長已經延長了一倍。

熱浪還可能變得更長和更劇烈,這是由於另一個天氣現象——熱穹(熱蓋,heat dome)。

在高氣壓的地區,熱空氣被推向下方,並被困在某處,造成一整片大陸的氣溫飆升。

當一場風暴令高速氣流產生扭曲,就有點像在拉一根跳繩,然後看著氣浪沿著它流動。

這些氣流會使所有東西都大幅減慢,然後大氣系統就會被困在同一個地方長達多天——就像今年早些時候在印度所發生的那樣。

印度和巴基斯坦在今年已經是經歷連續五次熱浪,巴基斯坦的賈科巴巴德(Jacobabad)在5月曾一度錄得49C的氣溫。

在南半球,阿根廷、烏拉圭、巴拉圭和巴西都在1月見證歷史性的熱浪——很多地區報告出現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天。

同一個月,澳洲西部的昂斯洛(Onslow)氣溫達50.7C,平了南半球有可靠紀錄以內的最高溫。

去年,北美也遭受長熱浪的侵襲。加拿大西部城鎮利頓(Lytton)全鎮被火燒燬,氣溫達到49.6C,比過去的最高紀錄高出近5C。

由國際氣候科學家合作的世界氣候歸因組織(World Weather Attribution)指,如果沒有氣候變化存在,這樣劇烈的熱浪是幾乎不可能出現的。

其中一個理論指出,是北極氣溫變高導致高速氣流減慢,從而增加了熱蓋現象出現的可能性。

。

2. 更持久的乾旱

隨著熱浪變得更劇烈,持續時間更長,乾旱也會更加惡化。

在熱浪前後的降雨會更少,於是地面水分和供水會乾涸得更快。這意味著,地表變熱的時間更短,令其上空的空氣變暖,從而導致更劇烈的熱浪。

人類生活和耕作用水的需求使得供水壓力進一步加大,令缺水更加嚴重。 (相關報導: 裴洛西訪台》美國亞洲盟邦關切、衝突可能一觸即發 《華郵》分析家建議她可以這麼做 更多文章

。
Getty Images 索馬利亞的乾旱情況嚴重,已經連續三年未能形成雨季

氣候變化與熱浪

大多數氣象科學家都將我們現在更常見酷熱天氣歸因於氣候變化。英國氣象局估計,氣候變化已令熱浪出現的可能性高十倍。

  • 目前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化開始前高1C,但是據聯合國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IPCC) 指,僅僅這一攝氏度已經令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12.5萬年以來最熱的時期
  • 我們都知道,這一切背後的原因是煤、石油、天然氣等燃料使用所形成的溫室氣體排放——它令熱空氣被困於大氣中,據IPCC指,它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推高至200萬年來的最高點
  • 聯合國設定的目標是將氣候上升控制在比前工業時代高1.5C以下,才能阻止氣候變化產生最危險的影響——要做到這一點,全球碳排放要在2025年達到峰值
  • 據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估算,2021年的能源碳排放上升了6%,是歷來最高;而IPCC指,碳排放要在2030年底之前至少減低43%;然後全世界要在2050年之前將碳排放淨值歸零
  • 但即使在兩年半內完成1.5C的減排目標,英國的夏天仍會越來越熱——英國衛生安全局(UK Health Security Agency)指,熱浪在2020年給英國額外增加了2000宗死亡;據氣候變化委員會官員指,若政府不作為,這個數字在未來數十年會再增兩倍

3. 更多的野火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