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朝停戰70週年:那些被留在朝鮮並自行逃離的韓國戰俘

(BBC中文網)

92歲的李大奉(Lee Dae-bong)並不特別願意離開床。他這輩子經歷得夠多了。當他調整著身上的睡衣時,露出缺掉三根手指的左手。

他受的傷並不是打仗導致的,而是源自之後的54年裏,他被迫在朝鮮一個煤礦裡做苦力。

這個前韓國士兵在韓戰期間被中國軍隊俘虜,當時中國軍隊是與朝鮮(北韓)一同作戰。那是1953年6月28日,也就是箭頭山戰役的第一天,離三年的殘酷戰鬥以停戰協議告終不到一個月。

那天,除了他那個排的三個人之外,其他人全部犧牲。就在他和其他兩個倖存者被裝上貨運火車時,他以為自己要回韓國了,但是火車卻轉向北方,駛向阿吾地煤礦。他後來在那裏度過了餘生的大部分時間。他的家人被告知,他已在戰鬥中陣亡。

韓戰以一份停戰協議將朝鮮半島被劃分為南北兩邊而告終,戰後被囚禁在朝鮮的韓國士兵在5萬至8萬之間。

之後雙方從未訂立和平條約,戰俘也從未歸還。李大奉就是極少數能夠成功策劃逃脫的人之一。

韓國戰俘
朝鮮被俘的數萬韓國老兵當中,僅有80人成功回到家鄉。

數十年來,除了一些小規模衝突外,停戰協議大體上得以維持,使之成為史上歷時最長的停火協議。

但是,沒有和平條約使得李大奉還有他的戰俘同伴及其家人生活充滿苦難。在朝鮮與韓國停戰協議簽署70週年之際,他們的故事提醒著人們,韓戰並未結束。

在被囚禁的最初幾年裡,李大奉每星期被迫在煤礦裏工作一周,然後接下來一周學習朝鮮意識形態,直到1956年,他和其他被囚者被剝奪了軍銜,然後被告知要結婚,融入社會。

但是,他們和他們的新家庭被定性為社會邊緣人,並安置在朝鮮嚴酷社會階層體系的最底層。

超過50年的時間裏日復一日地挖煤,這是一項極其痛苦的工作,但李大奉說,最難以忍受的是如幽靈般籠罩的受傷和死亡。

有一天,他的手被卡在了一台煤炭加工機器裡,但是他失去幾根手指已經算是輕微,因為他看見過很多朋友在一連串的氣體爆炸事件中喪生。

「我們將整個青春都給了那個煤礦,時刻等待並害怕著就那麼毫無意義地死去,」他說,「我非常想家,特別是我的家人。就算是動物,在快要死的時候,也會回到自己的洞穴裏。」

李大奉
李大奉被迫在朝鮮煤礦當苦力,並因此失去了三根手指。

在朝鮮和韓國紀念半島上得以仍然持續的和平時,許多戰俘和他們的家人將苦難歸咎於雙方。

多位韓國總統已經與朝鮮領導人會面過,但是爭取將他們帶回國這件事,在議程表上一直都排在很後面。

朝鮮在釋放了僅8000名戰俘之後,就拒絕承認尚有更多的戰俘存在。

在2000年的一次峰會上,時任韓國總統金大中和朝鮮領導人金正日會面時,這個話題甚至都沒有被提及。

李大奉說,他就是在那一刻感到失去了所有希望,他意識到,回到家鄉的唯一辦法就是逃跑。

他的妻子早已去世,而在他的獨子在一宗礦難中喪生的三天後,李大奉開始了他的旅程。當時已經77歲的他秘密地涉水穿過河流進入中國,當時水淹到了他的脖子。

他是80名逃脫並回到韓國的戰俘之一,而這些逃脫者當中只有13人仍然健在。其他的數以萬計戰俘都被留在了礦場裡死去。仍然活著的人寥寥無幾——只是他們的子女還在。 (相關報導: 太平洋外交戰》美國務卿、法國總統暗批中國債務陷阱 斐濟總理這原因延期訪華 更多文章

"之所以有今天的韩国,就是多亏了像我父亲這樣的人,但是我们所受的苦难还没有得到解决。", Source: 蔡雅仁, Source description: 韓國戰俘的女兒, Image: Close up of Chae Ah-in

父親在朝鮮礦場一次瓦斯爆炸中死去時,蔡雅仁(Chae Ah-in)只有六歲。不久後,她的姐姐們被派去代替父親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