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首次動用「總統撥款權」援台,台灣享受烏克蘭待遇了嗎?

美國總統拜登。(美聯社)

美國總統拜登上周五(7月28日)宣佈將提供3.45億美元的軍事援助給台灣,此舉引發國際輿論關注。這筆特殊的軍事援助源自美國《2023年度國防授權法案》,允許總統使用「總統撥款權」(Presidential Drawdown Authority,PDA),將美軍現有的武器、裝備或服務交付給台灣,每年最多10億美元。

評論認為此舉旨在舒緩現在美國延遲的190億美元對台軍售計劃。

由於這是拜登政府首次以總統直接撥款方式資助台灣,此事引發各界關注及北京強烈抗議。拜登上台後,總統撥款權多半用在軍援烏克蘭對抗俄羅斯,此次軍援台灣,讓國際輿論再次將台灣與烏克蘭相連結,比較美方對基輔抵禦莫斯科的援助是否會延續到台灣。

澳洲國立大學亞太學院講師宋文笛向BBC告訴中文稱,使用PDA是一項行政執行手段,白宮可以快速地推進安全援助流程,並「以最大程度地減少國會對此過程的檢查」。他並補充說,「而且這項行動獲得國會領袖,譬如共和黨籍的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麥考爾的支持,表明在協助台灣問題上存在堅定的跨黨派共識。」

宋文笛認為,這也進一步顯示美國對烏克蘭的援助不會以犧牲對台灣的援助為代價。實際上,美國國會一些共和黨人對拜登繼續援助烏克蘭已經表示了不滿,相比之下,美國支持台灣的共識仍然很強。

此外,許多分析也表示,此次拜登罕見動用總統撥款權資助台灣軍力,對美中關係來說,又造成一大挑戰。美國外交智庫「太平洋論壇」(Pacific Forum)中國問題專家藍若思教授(Elizabeth Freund Larus)告訴BBC中文,雖然此次對台灣使用PDA軍武轉讓方案符合美國一中政策(One China Policy),表明美國尋求和平解決台灣地位問題,但可能會阻礙美中關係進展。

她認為,對於美國惠台行為,中方的回應是一貫的,亦即雖然中國無法直接反擊美國,「但可以讓台灣受到傷害」,譬如更多在台海周圍的軍事演習等壓迫台灣的行為,「儘管美方高層紛紛前往北京,但預計中國會再次這樣做。」

PDA是什麼?

雖然此次拜登公告中並未詳細說明將送往台灣的具體武器。然而,根據《經濟學人》,有不願具名的美國官員透露,援助方案應該包括便攜式防空系統(MANPADS)、無人機、情報和監視能力、槍械和飛彈等。

台灣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蘇紫雲教授則向BBC分析說,透過PDA撥款,主要是給予台灣「超額防衛物資」(excess defense articles, EDA)。

依照美國國防安全合作署的定義,EDA系指原屬美軍自有的裝備財產,在評估有多餘的情況下,就可列為可移交盟友的清單。其依據是美國《對外軍援法》(Foreign Assistance Act of 1961) 與《軍備出口管制法》(Arms Export Control Act),近年來,美國捐出的EDA主要用在烏克蘭戰場上,給予烏克蘭軍力支援。 (相關報導: 翁山蘇姬出獄了?19項罪名「僅獲赦5項」,緬甸軍政府對其繼續軟禁 更多文章

就台北的立場來看,蘇紫雲告訴BBC,此次拜登透過PDA給台灣超額防衛物資可視為美國對台安全的「大全配」支援,但也表示美國認為台灣需要更強化本身防衛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