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3週報
午安,大家與走走一起讀過這麼多關於性別的討論,不過回到現實,會不會疑惑到底如何在新的性別秩序下生活?尤其生養孩子之後,真的能在家庭中實踐平權嗎?下週四,走走邀請康庭瑜與黃哲斌對談,一起聽聽男女角色的心聲,看他們如何慢慢適應,演化成當代好父母/好伴侶!
【 康庭瑜 X 黃哲斌|非典型男子的自白:我是這樣演化成一個普通爸爸】
- 時間:8/18(四)19:30 - 21:00
- 實體票(限額15位)、線上票(限額90人)同步開放
- 手刀報名:https://reurl.cc/eO9l6b

【台灣】是台灣人賣了台灣人
- 報導者 - 被販賣的台灣人們 揭開台柬詐騙產業鏈下的吃人陷阱
史上首次,台灣人成為人口販運的主要目標受害者,近日的柬埔寨詐騙販運案件,跨國且不法的本質,令救援行動、執法取締與追蹤報導都非常困難。報導者團隊突破關卡,不僅寫出6位受害者故事,更採訪前黑幫成員、曾從事詐騙之人等利益關係者的觀察,揭開背後黑白交錯、虛實混雜的情況,也凸顯決不只有貪財、愚笨的人才會受騙,每個人都可能成為受害者。請別忘記,當你我讀到這裡時,還有至少上千位台灣人正被囚禁在西港暗無天日的詐騙園區,等待獲救的一天。

【中國】如苔蘚般生長
不想跪著當社畜,無法站著掙尊嚴,又不被允許躺平放棄,這是許多中國年輕人當前的心境寫照,但也同是中國公民社會的感受。從21世紀初至今,中國NGO從萌芽、蓬勃發展再受到全面箝制,其實都是中共政府有目的執行議程的結果,並非單一領導人的意志而以。留美評論員趙思樂長年關注中國NGO處境,對此的觀察兼具微觀與宏觀,清晰道出國際社會互動、科技力量以及國內政治議程如何影響公民力量的消長。
“A Better China Strategy for International Civil Society” by @bertram_lang for The China NGO ProjectREAD: https://t.co/SoaPZfDZlN pic.twitter.com/QeOfvm4X9p
— ChinaFile (@ChinaFile) January 29, 2020
【香港】蓮香不再
- 香港遺美 – 蓮香樓歇業
- 橙新聞 - 百年蓮香樓突發宣布結業 電影《花樣年華》曾在此開記招
繼珍寶舫之後,近百年歷史的茶樓蓮香樓也宣告停止營業,蓮香樓自1927年起從廣州落腳香港,後來成為老式粵式飲茶的代表,不少電影曾在此取景,高朋滿座、客人爭搶座位與小點的用餐環境,也令旅客印象深刻。近年營運上幾經掙扎,蓮香樓的身影終於只留在香港記憶裡。
敵不過疫情 蓮香樓及蓮香棧結束營業 https://t.co/vmx9rsJTgt pic.twitter.com/5oE0enrgfR
— PassionTimes 熱血時報 (@PassionTimes) August 9, 2022
【Herstory】台阿文化橋樑
新科中研院院士歐陽文津,在許多關於阿拉伯文學、比較文學等的學術場域裡,她都是唯一的華人面孔。她精通中文、台語、阿拉伯文與英文,得以在多元繁華的世界文學裡徜徉,挖掘無人能見的精彩文化。但回到現實世界,身為華人女性,多重少數的身份也令她一生少不了面對歧視與排斥。一起看看歐陽文津堅強又柔韌的獨特故事。 (相關報導: 正視台灣「總體歧視」的殘忍(上):當她們的子宮被放大檢視 | 更多文章 )
"Arabic poetry and stories in translation" workshop with Haifa Zangana, Wen-Chin Ouyang & Marina Warner just started and I find this picture so meaningful and to the point #womenonajourney #arabicliterature #arabictranslation #comparativeliterature https://t.co/zBEBhabz8q pic.twitter.com/EKLlSevQUo
— Celeste Gianni (@Celeste__Gianni) November 8, 2019
【一個點子的誕生】在書中拾獲的
- 中央社 - 美圖書館員收藏還書遺留小物 人生百味莞爾心頭
- 奧克蘭圖書館 - 「在書中拾獲的」線上展覽
你會使用書籤嗎?還是也跟走走一樣,隨手拿到什麼就往書內塞呢?美國加州一名圖書館員苦於找不到眾多「臨時書籤」的物主,靈機一動將它們做成展覽,每個人都可以從眾多卡片、相片、紙條、塗鴉裡,想像人們讀書時的場景。隨著閱讀紙本書的人數減少,可能也愈來愈難見到這種景況呢!快點進網站逛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