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因為有選舉,且戰況持續升溫到滾沸地步,我想,高雄大概很難得能被台灣幾大媒體投注如此高熱度關注的眼神。這等際遇,大概應該要先從「青年北漂」的熱炒議題開始講起。
所謂「青年北漂」並不是當今才發生的現象,追究起來,早從日據的總督府之設置,再到國民黨威權時期入住的總統府,現實上就已自然存在人口吸附流動的物理作用。一個國家或是殖民地之城市既被設定為「首都」,也很必然會被定位為政經中心,所以會出現人口的虹吸作用也是無可避免的大趨勢。兩蔣時期於1967年,台北市首先被升格為台灣第一個直轄市。整體而言,打從最開始,重北輕南的政策嚴重傾斜,即使歷經兩黨輪替執政,其實一點都不曾被改變或修正過。只要翻出七十年的各縣市預算比對,一切都不言自喻。
「青年北漂」吃盡南部人的豆腐
所以當韓國瑜這位天龍國的沒落權貴,自稱只帶著一瓶礦泉水南下到高雄而開始展開羞辱高雄人的幹話群,並優先挑名「青年北漂」話題時,竟然能激起網路上莫大聲量,作為政治觀察者,我立刻就被這一「指鹿為馬」的特異爆頻效果所深深吸引了。
單說台北天龍國的捷運,目前共有5條主要路線與2條單站支線,總路線里程136.6公里、營運里程131.1公里,營運車站共117站。而且還尚有多條未完成的路線仍在規劃或興建中。預估全部路線完工後,路網總長度將達到270公里,預計每日可運送360萬人。基本上在臺北市全市12個行政區和新北市的的10個行政區之外,再包括了桃園市的龜山區,總共有23個行政區,都可謂是四通八達了。反襯高雄捷運,目前營運路線才共有三條路線,也就是紅線與橘線及聊備一格的綠線,總長度是53.3公里。
兩相比較,韓國瑜南下譏刺說高雄「又老又醜」,就有如中國北京或上海人以天朝之姿來到天龍國,然後瞧著台北人說「又老又醜」是同一個道理。也正如當年馬英九以總統之尊說「感謝中國提供台灣年輕人大量就業機會」,並鼓勵年輕學子勇敢西進去闖天下一般的心態。
(相關報導:
夏珍專欄:民進黨打不贏韓國瑜,賴給中國憋死自己
|
更多文章
)
20181030_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中)今晚北漂到台北信義區,在酒吧與80名青年舉辦「北漂青年見面座談會」。(周怡孜攝)
尹立毅然辭官,決定捍衛高雄尊嚴
前天才剛辭職的高雄文化局長尹立公開表白說:其辭職的真正考量之一,即是「無法接受有人以『一句話』抹煞這個城市共同的努力,行政職務又無法暢所欲言,所以卸下局長身份,為自己認同的高雄文化價值、大聲說出心內話。」回復平民身分的尹立即時於11月7日在其臉書上PO出一段撼動人心的短文,他寫道:
從民間來,回民間去,因為我相信高雄價值!
今天我是用文化局「前」局長,一位設計師、大學老師與自許文化人的角色來參加「We Care高雄」運動。
我一直思考這幾年在高雄拼搏的價值是什麼?作為一個北漂南回的湖內外省二代,眷村出生,南部長大,北上求學就業,回到高雄成長發展,我一直很感謝這塊土地給予我的養分,我沒有家世背景,相信的是任何人只要願意受熬鍊的話,機會都在等著你。所以我選擇在南部成立設計公司、成立藝廊然後到大學教書,也認同這個城市不夠完美,所以我願意進到體制貢獻心力,一直讓民主與進步的價值可以一起向前,我也會對環境抱怨,但我更知道光抱怨沒有用,只有行動才能夠改變。
這段時間看到不斷編寫荒謬的劇情,不斷盜用泰國、汽車公司影片,甚至連文化局的影片都被盜用,不管是惡質抹黑的北漂議題操弄高雄人的痛,或是一再罵這個城市又老又窮,連乞丐進不了劇院,或是流行音樂中心只剩下借廁所功能,這種歧視高雄人的話都講得出來,以及深藏內在的言論自由箝制與荒誕的人口數,都令我震驚不已,台灣民主走到今天,可以對市政有邏輯的批判,但以偏概全,全面否定這些年的改變,不斷醜化高雄人的文化水平,甚至惡意的網路霸凌,都讓我無法坐視。當候選人不斷宣稱自己不攻擊對方的同時,其陣營網軍卻不斷製造寒蟬效應,我覺得我必須走出來,拿下行政的身份,好好的把自己的想法論述出來。
尹立脫下公袍挺身出戰的氣魄,所為的不就是為了要「捍衛心中堅信不疑的那一套民主與進步底價值系統」。從這段氣質澎湃的文字裡,我們大抵不難感受到這位掛冠求戰的地方政務官,顯然已被韓國瑜的一大堆幹話所激怒了。
前高雄市文化局局長尹立辭官,聲援wecare高雄(取自wecare高雄臉書粉專)
族繁不及備載的幹話,深深斲傷了南部人的感情
所以,我們姑且整理一下這段選舉時間內,關於從天龍國跳傘下來的「五星上將」所率領的網軍部隊,到底對高雄人吐出了多少「幹話」口水:
還有的,乞丐不配聽歌劇、要禁止有關意識形態與政治的遊行......
族繁不及備載,問題是這麼大堆幹話,難道我們會聽不出來,韓國瑜的這些「涼快話」已經深深斲傷到高雄人(乃至所有南部人)的感情了嗎?
再擴大開來,他的成千上萬的網軍團隊(縱令韓國瑜再三聲明與他無關),在網路上橫衝直掃地四處霸凌中,所毫不隱諱地反覆透露出「沒落權貴」正在復僻般的展露出「權貴優越感」,遂也終於開始激出了憨厚的南部人之憤怒,而漸漸促使越來越多的選民向綠營靠攏,之後就會形成滾雪球般地對準「五星上將」憤怒一擊。
國民黨真的已經得了集體「失心瘋」!
幹話用得妙,是頗值令人會心一笑的一種幽默情趣,所以是誰都可以隨便拿來開玩笑。但對於一位市長候選人的發言,最最需要的應是「重然諾」的一種領導質地。政治人物絕對無權像這樣逞一時之快地「信口開河」「胡說八道」!如果因為這樣的「胡言亂語」而受到追捧或到處被歡呼,那,我們真該要正襟危坐來認真談談「生命存在價值」的哲學思維了,不能輕易地只用柯氏那類「基因突變」或「新物種」即可一語概括。也難怪,尹立這位文化局長也終於忍不住必須要辭官迎面擊之。
網上近日正在瘋傳一則視頻,標題是:「國民黨中央委員助選爆狂言:殺人放火也照挺韓國瑜」。視頻上很清楚看到國民黨中央委員陳麗旭語出驚人表示,「不管殺人、放火、搶劫,就是要挺韓國瑜」,儘管台下支持者依舊激動大喊凍蒜,而且當天的影片還立即被上傳到YouTube。
該一新聞視頻裡很耀眼地見到:陳麗旭當時在舞台上更進一步狂嘯說:
「他(韓國瑜)不只是黑道的而已,就算你跟我說他殺人放火,我跟你說我也是要投他,你跟我說他搶劫,我也是要投給他,就算騙我,我也是要投給他,對不對!」
先別說這等言論是否觸及法律犯罪問題,我只是想嚴重質疑:「難道這已經是國民黨所正奉行的政治道德價值嗎?台灣的選舉文化已經陷落到作奸犯科亦無所畏懼了嗎?」
你應知道,韓國瑜的「人進貨出」有多可怕?
台灣的經濟問題一直都是千瘡百孔固不待言。三十年來歷經幾位兩黨執政者也仍在原地踏步,特別是讓年輕世代繼續沉淪,這絕對是每一任政府都無可脫責的一等大事。但,以一位區區高雄市長候選人,隨意脫口像在菜市場或夜店式地「練幾句肖話」,就可以相信他能對高雄經濟旋乾轉坤、力拔山河,而使高雄市民們在短期內就「日進斗金」「月纏萬貫」了?
韓國瑜用很簡單的四字訣說「人進貨出」,企圖要說明他日後經營市政的基本準則。用來愚民騙選票或許是短期可以奏效的,但對於明白人,就完全經不起推敲了。
韓國瑜的「人進貨出」,簡言之就是把「貨」賣到中國,然後讓中國「人」可以進到台灣。還是不脫離當年太陽花運動所曾群起反對的「服貿協議」之原型,也即是延續「依賴中國」來「振興台灣經濟」的老套路。這套模型的嚴重危機有兩點:1. 重回當年「中國讓利、派系產銷、高層買辦」的利益結構之重建;2. 在美中競技戰爭正要進入肉搏戰的前夕,無異於將台灣(或說是高雄)提前送進虎口中,讓中國多了個可以跟美國叫版的棋子。尤有甚者,到時候,美國軍艦到底要不要開進高雄港靠岸?
可預見:工業2.0迎戰AI智慧的悲慘未來
再說,高雄的經濟,早在蔣經國時期就已被設定是重工業城和加工出口區。這兩項產業,如今都已日薄西山垂垂老矣!儘管民進黨在地執政了20年,其實都沒有確實讓這一堆夕陽產業設法脫胎換骨而轉型脫困。
進一步言,只要我們這城市的在地產業猶然繼續要抱殘守缺,猶然要以往昔那種低成本的生產模式意圖在國際市場上去跟人家搶低價位,就永遠不可能拚得過中國或東南亞諸國家。即使,台灣最引以為傲的農業產品,如果不趕緊徹底擺脫「價廉物美」的陳舊營銷模式,也照樣會被擠到市場邊緣角落裡而任憑宰割。
從韓國瑜上舉的諸多「幹話」拚經濟的例子,我們其實很清楚地洞悉到,這個人的腦袋裡根本都還停留在工業2.0的年代裡,其所思所想的「拚經濟」,也無非是花招百出的唬爛畫大餅,終究都不過是繡花枕頭罷了。
南部人還能忍受沒落權貴的鬼影戾氣嗎?
這20年來,高雄這裡很多外省人悶壞了,這心情就跟解嚴後的台北外省人一樣,失去了由來已久的優越感,只好把心情寄託於趙少康或韓國瑜那樣的非典型國民黨政客。今年起,年改又讓一些人憤憤不平,韓國瑜的聲勢起來後,讓這些支持者,悶久了之後更勇於表態。
管先生一語道破「韓流」之所以能在短期內掀起社會風浪的底層因素。而綠營候選人陳其邁選舉前期的「佛系戰法」也變相鼓勵了「韓系幹話」的逐層升級,且令之如入無人之境似的開始橫向走路。我不敢擅自揣測究竟陳營是故意誘敵深入?或本來就無能應戰所導致,但結果卻是由韓營的成千鬼手們開始出現群魔亂舞的驕兵悍將肆無忌憚地作賤高雄在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