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珍專欄:柯文哲VS.韓國瑜─討厭國民黨VS.討厭民進黨

2018年11月24日台北市長選舉投票,經過馬拉松式地近12小時開票,柯文哲挺住民意海嘯與藍綠夾殺,宣布勝選(AP)

九合一選舉結束,意外也不意外,在「韓流逆襲」的催動下,藍天綠地大翻轉,國民黨拿下了三都加十二縣市,全面執政的民進黨只守住二都五縣市,總人口數六百多萬,不到台灣總人口的四分之一,而縣市議員的整體得票率也足足落後國民黨近十個百分點。就地方執政版圖而言,民進黨紮紮實實地打了一個近乎全面潰堤的大敗仗!

然而,平地而起的「新民意海嘯」來得太快太猛,就像二0一四打得國民黨回不了魂般,第一時間請辭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總統似乎仍未體會海嘯從何而來?將何而止?而勝選的國民黨在勝選記者會上,儘管製造了「吳主席選總統」的呼聲,但迎來的噓聲更多;標舉「超越藍綠」競選連任的台北市長柯文哲,在藍綠夾殺下,最終以千分之二的些微票差勝出;所謂「藍綠基本盤」徹底被打爛,可以這麼說,敗的是民進黨,贏的却不盡然是國民黨。

「討厭民進黨」的工廠就在民進黨

先談民進黨,蔡英文在第一時間為敗選向支持者表達歉意,並請辭黨主席,但看不出有何檢討,在她的邏輯裡「黨務要改組」,所以「行政團隊要保持穩定」,能否為民意、甚至黨內接受,實在大有問題。

四年前,有一個巨大的「太陽花浪潮」推倒國民黨,四年後推倒民進黨的卻是各色各樣抗爭議題,彼此還未必相容,對當年的太陽花青年而言,蔡政府令人失望的是勞基法二修、婚姻平權走一半、環保與非核左支右絀;對軍公教而言,當然是年改後遺症,對這樁民調多數支持的年改為什麼會有後遺症,蔡英文始終莫名所以,比方說公教改而司法官不改,公教大改而軍小改,失衡的改革就是破碎的改革;對民進黨始終不相信「中間選民」而言,最嚴重的是蔡英文輾壓式的「正義」,完全摧毀人們對台灣民主化以來逐漸成型的法治信心,最嚴重最惡劣的是「但為權力故,行政不依法」, 為搶位子可以從台大吃到北農,為肅清政敵可以不經法院裁判扣押人民(包括企業和人團)資產,連轉型正義都可以搞出「東廠」…,如果有「新民意海嘯」,都是民進黨東造一個大浪四推一個小浪,硬生生逼出從四面八方湧至的浪潮,終至吞沒自己。

20181124-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與秘書長洪耀福發表選後感言。(蔡親傑攝)
民進黨自己成了「討厭民進黨」的工廠。圖為黨主席蔡英文與秘書長洪耀福雙雙請辭黨職。(蔡親傑攝)

簡單講,「討厭民進黨」的工廠就在民進黨,是民進黨一筆再一筆讓自己面目可憎。誰該負責?蔡英文要當然要負責,她沒有能力應付或擺平從黨內到派各種七搖八搖的尾巴,尾巴搖到狗都失了方向;賴清德能不負責嗎?激起民怨的哪一樁不是中央執政的問題?教育部搞不定台大,農委會搞不定北農,法務部搞不定通緝犯,交通部搞不定普攸瑪,陸委會搞不定維持現狀,環保署亂搞深澳和藻礁,促轉會亂搞東廠,還有政務委員亂搞故宮,連中選會都能亂搞公投最後創下史上最荒唐的投開票…。 (相關報導: 游盈隆專欄:今天是蔡英文的期中考或期末考? 更多文章

蔡英文和賴清德為選舉亂了方寸,忘了自己是中華民國總統和行政院長,只記得自己是黨主席,是民進黨的行政院長,甚至是新潮流的行政院長,黨性、派性優先,這個問題最用力輔選的總統府秘書長陳菊同樣嚴重,三巨頭治下連選情報告都只能粉飾太平,吹哨子壯膽,枉顧國家體制拚選舉,海基會要輔選,文化總會要輔選,駐外使節請假拚輔選,國營事業連假有沒有都不知道也拚輔選,民進黨不是沒有執政過,陳水扁當總統不論怎麼貪汙,也不會亂搞政府體制。這樣的民進黨,豈能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