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台灣經濟成長,多數人卻無感?專家揭露M型社會的真相

台灣經濟雖然成長,但為什麼多數人卻無感?中華經濟研究院代理院長王健全認為因台灣形成M型社會,產業M型化,財富多集中在少數人。(tw19831113@pixabay/CC0)

中華經濟研究院代理院長王健全今天表示,台灣經濟的確成長,但多數人卻無感,只因台灣形成M型社會,產業M型化,財富多集中在少數人。

王健全應邀在台灣區車輛工業同業公會會員代表大會演講時指出,台灣經濟成長,老百姓無感,主因財富集中在少數人,即便有些企業獲利不佳,沒辦法為員工加薪,但仍能為少數的高層經營者提供優渥的薪資。

他再以台灣的進出口貿易為例,近年出口商的獲利優於內需產業,表現較好的出口商占台灣產業的3成,但相對較差的內需產業卻占7成。

他說,台灣收入前20%的人課稅之後,一年平均還能存個200多萬元,收入後20%的人,一年平均了不起存4、5萬元。

他直言,一例一休大企業還可以適應,但很多中小企業就很難調整。 (相關報導: 台灣人退休後過得開不開心?調查顯示驚人情況:有錢沒錢,快樂度差距越來越大 更多文章

王健全解釋,企業薪資也M化,如果同班同學10年前有人到台積電就業,有人到其他企業工作,10年下來的薪資差異將會拉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