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我國國家人權委員會(人權會)邀請,法國巴黎副市長何梅洛-米凱爾來台灣交流人權議題,並參加台灣同志遊行,期間接受《風傳媒》專訪。被問到LGBT+族群參政的看法,他直言,自己成長的年代沒有這類先例,不過現在愈來愈多,而讓年輕人看到身為LGBT+族群有人生成功的可能至關重要。
不同於法國已有數位民選LGBT+政治人物,台灣目前只有2位出櫃市議員。談到身為出櫃民選官員曾面臨的挑戰,64歲的何梅洛-米凱爾(Jean-Luc Romero-Michel)說:「我是老的世代,當我開始(參政)時,那是比較困難,因為那時法國全社會都把同性戀當成瘟疫。」
何梅洛-米凱爾表示,現在LGBT+族群參政已不像他那時候有難度,但仍些領域讓LGBT+族群難以參與,像是運動領域,因此只要還有一個領域還是不行,挑戰就沒有結束。他也說,雖然政府、國會都有LGBT+代表,可是有件事很常見,即每個國家各處都有恐同情況。

何梅洛-米凱爾強調,讓年輕人看到身為LGBT+族群有人生成功的可能至關重要,「因為在我們之前沒有榜樣,當我年輕時,我沒有先例。所以我問,有可能是同志又當政治人物嗎?這是可能的...... 我們現在有許多例子,就像台灣承認同性婚姻,而法國2023年是同婚合法化10周年」。
「我認為有榜樣很重要」,何梅洛-米凱爾提到,台灣做為首個同婚合法化的亞洲國家,對泰國等其他國家相當重要,「你們(台灣)是典範,是亞洲最重要的先例,對日本、南韓是榜樣」。他表示,一收到人權會主任委員、監察院長陳菊的訪台邀請,自己立刻就答應。
為年輕人建立榜樣很重要
何梅洛-米凱爾也是法國目前唯一公開愛滋病毒(HIV)帶原者身分的政治人物。問到關於對抗對HIV帶原者的歧視,他坦言,這是複雜且特別的問題,儘管醫療進步,帶原者能和非帶原者一樣生活,可是在社會上,大部分的帶原者生活依然困難,「這在2023年並不正常」。

何梅洛-米凱爾指出,當沒看到這些事、沒看到HIV帶原者,就當作此事不存在,這就是問題所在,因為隨著帶原者能檢測、治療,且不會傳染,就有機會終結愛滋(AIDS),「可是我們不談此議題...... 這就是為何現在(對抗針對HIV帶原者的歧視)有難度」。
何梅洛-米凱爾說,討論愛滋議題成為政治人物難以置信的挑戰,不過巴黎市長伊妲戈(Anne Hidalgo)2014年當選後,呼籲所有城市一起對抗HIV,「我認為各省就HIV議題合作很重要,地方城市也是,因為我們接近大眾。對於許多歧視、汙名化,市級(作為)很重要」。
何梅洛-米凱爾告訴《風傳媒》,巴黎市政府會資助對抗HIV的民間團體,且在提升大眾對HIV認知時,會提到要破除歧視。他亦稱,透過使用藥物來增強性活動的藥愛(chemsex)文化是另個牽涉HIV的問題,但同樣沒有政治人物對此發聲。 (相關報導: 同志遊行》孫曉雅率AIT隊伍同樂 巴黎副市長:很驕傲來台灣 | 更多文章 )

「我們知道HIV暴露前預防性投藥(PrEP)是終結愛滋的方法之一」,何梅洛-米凱爾說,若帶原者能免費取得PrEP,對抗HIV會更有成效,而檢測也同樣重要。除了LGBT+族群、HIV帶原者權利,何梅洛-米凱爾也支持尊嚴死,「這是保障每個人得到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