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辦理公立國中小校舍耐震能力評估、補強及拆除重建事宜,教育部自2006起到2019年,共計編列新臺幣940億餘元經費執行此案。監委今(10)日調查指出,全國仍有1569棟校舍待補強、401棟校舍待拆除;國教署也推估,至少有14萬學童在安全堪憂的危樓中上課。
監察委員包宗和、江明蒼、林盛豐今日發布新聞稿指出,全國各縣市經評估需辦理耐震能力補強之校舍尚有1569棟(2萬3465間教室)其中又以新北市338棟(7300間教室)最多,台中市223棟(4577間教室)次之,再來是高雄市156棟(2345間教室)。
此外,全國各縣市經評估需拆除之校舍共計1672棟(1萬7349間教室)其中尚待拆除401棟,包括尚在使用中226棟,已停用175棟。依縣市區分的話,依序為臺南市38棟(481間教室)、新北市32棟(548間教室)、臺中市24棟(361間教室),佔據前三名。
全國計有1569棟校舍(2萬3456間教室)待補強、401棟校舍待拆除(其中尚在使用中之校舍有226棟(2879間教室)。國教署也推估,106學年度全國仍有11萬餘學童於待補強校舍上課、2萬餘學童於待拆除校舍上課,合計有14萬餘學童身處安全堪慮的校舍環境。
此外,到去年8月底止,仍有約31.71%校舍尚未完成初評,其中桃園市、臺中市、新竹市、新竹縣、屏東縣及花蓮縣均未完成初評,致無法估算待補強棟數,執行率為0。已現有統計資料推估,全國私立國中小校舍恐約有1/3以上需辦理耐震能力補強。 (相關報導: 陳維昭還原進府談管案 蔡英文:台大最大問題是跟企業關係太密切 | 更多文章 )
監委呼籲,教育部身為中央主管教育機關,應強化督導各地方政府儘速完成國中小校舍耐震能力評估及改善,並於校舍未完成補強、拆除或改建前,加強維護學童與教師之上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