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義雄觀點:誰能像季辛吉─金扮演推動台海兩岸和平談判使者?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被視為當選機率最高,美國學者建議他當選後要處理台獨黨綱,予以凍結。(美聯社)

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百歲高齡逝世,他在離世前頻頻對台海議題發聲,主張以對話取代衝突,中美應先降低敵對情緒。他對台海和平的殷殷期盼,可說是季辛吉念茲在茲的「遺願」了。季辛吉離世之後,國際間有誰能再為台海兩岸和平提出中肯的建議,並為其居間穿梭?新加坡總理曾經說過願意當兩岸的調解人,但隨著他即將於明年交棒退休,加上當今亞洲局勢仍尚以美國馬首是瞻,日、韓、菲、印等國圍堵中國發展之勢未歇,恐難再有如季辛吉、李顯龍之輩,願為台海和平發聲。

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大的難題,在蔡英文執政八年時間,全黨上下拒不承認「九二共識」採取激烈的「抗中保台」策略,兩岸官方對話完全冰封,農民水果產銷或經貿往來上遇到的困難,也因為兩岸之間缺乏溝通管道而無法解決。也因為蔡政府「一面倒」親美,全盤接受美國「武裝」台灣的戰略,讓台灣人民離戰場越來越近,讓人憂慮台海和平與戰爭問題根本無解。

2024大選,賴蕭配民調一路領先,藍營侯康配在藍白合破局後雖聲勢看漲,但仍與賴蕭有差距,如果最後是「台獨」意識形態頑固堅強的賴清德與蕭美琴搭檔勝出,兩岸對話的可能性只會降低不會增加,而台海戰爭的可能性則只會增加不會降低。大陸國台辦最近頻頻對「賴蕭配」發出警訊,要賴蕭不要自討沒趣老是邀習近平吃飯,並強調「台獨」意味着戰爭;這一點其實不只是說給台灣人民聽,更是說給老是在玩弄「台灣牌」的美國政客聽。

擔憂台海情勢的美國學者,包括葛來儀、白潔曦、柯慶生三位知名「中國通」專家,近日聯名在《外交事務》期刊發表題為《台灣和威脅的真正來源》文章,其中呼籲賴清德若勝選,應考慮凍結民進黨的「台獨黨綱」,讓維持現狀承諾更有分量和可信。不過美國智庫學者所看到的台海危機與喊話,民進黨賴清德陣營卻不為所動。賴營競選總部總督導卓榮泰回應,又重提老掉牙的「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名字叫做中華民國」,並指出「北京放棄武統台灣才是重點,放棄武統台灣才是全世界最關心的事情」。賴清德甚至回應,葛來儀的發言很遺憾的還是遭到台灣在野黨候選人的扭曲,甚至用來攻擊對手。

賴清德堅持台獨主張,這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為了政黨選票利益,需要刺激民粹動員,在言行上硬着頭皮也要反其道而行。賴蕭配連美國智庫學者的忠告都能當作耳邊風,是鐵了心選擇了一條最沒有迴旋空間的硬碰硬之道,那麼正如已故前美國國務卿季辛吉生前的憂心將很有可能成真,台海衝突要是擦槍走火,那不只是台灣人民的悲劇,也是全世界的巨大震蕩。

季辛吉憂心於台海兩岸可能發生的衝突。他說,「按照目前的關係軌跡,我認為可能會發生一些軍事衝突」,「但我也認為,目前的關係軌跡必須改變」。故此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被季辛吉看作是站在「懸崖之上」,從而建議中美都應該在當前僵局中後退一步,通過對話來緩和緊張局勢。 (相關報導: 風評:政風變「東廠」─以查賄之名行政治監控之實 更多文章

1973年11月12日,中國領導人毛澤東在北京與時任美國國務卿的季辛吉握手。(美聯社)
1973年11月12日,中國領導人毛澤東在北京與時任美國國務卿的季辛吉握手。(美聯社)

季辛吉對於兩岸未來的憂心,其實也能讓北京做出審慎思考,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舊金山與美國總統拜登見面時,據傳就說出不會對台動武之類的對話內容。對於季辛吉的離世,習近平也頗為惋惜,他在唁電中表示,季辛吉博士為中美關係正常化作出了歷史性貢獻,既造福了兩國,也改變了世界」。習近平說,季辛吉把推動中美關係發展、增進兩國人民友誼作為畢生追求。季辛吉的名字將永遠和中美關係聯繫在一起,他將永遠被中國人民銘記和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