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侯友宜是2024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的國民黨總統候選人,許多人知道他從警、從政的歷程,卻不曉得他的家庭關係和求學之路,同樣深深影響著他的人生軌跡,作者在此書中描述了他眼中的侯友宜,以及那些你不曾聽說過的背後秘辛。
考上警大:將相原無種、男兒當自強
侯友宜說,自己的童年生活,家境雖不富有,但很快樂滿足,在成長過程中,除了念書,棒球也是重要的興趣。從小熱愛運動的侯友宜,就讀嘉義縣朴子國小時,擔任學校棒球隊的捕手,有一次,他打球不小心擦傷了額頭,流了很多血,回家後被父親看見,「阿爸很緊張,立刻抱著我衝到醫院,後來跟我說,喜歡打棒球要先顧好身體。」這話令他深感,說出口的是原則,沒說出口的是很深很深的父愛。
後來侯友宜上了嘉義縣東石國中,當時被選為擔任班上的風紀股長,負責管理班上的秩序,他苦笑,這是一份吃力不討好又會得罪人的職務,但他也因此有所獲得,「我常常警惕自己,要把書讀好,也要服務好同學。」從中嘗試學習待人處事的分寸,最後他與同學們相處融洽,畢業時,班導師戴全明更以「將相原無種、男兒當自強」相贈作為勉勵,侯友宜說:「這十個字,也成為我鞭策自己不斷向前的動力。」
侯友宜之後考上嘉義高中,順利完成學業後,大學聯考的成績不俗,當年可以進中央警官學校(今中央警察大學)、國防醫學院、及高雄師範學校就讀,面對抉擇時,當時家人希望他可以去念醫科,但是他沒有像二哥侯明鋒、副總統賴清德、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穿上白袍當醫生,而是決定實現當初「蜘蛛人」的夢想,選擇去念警大,以後當一個抓壞人的英勇警察。
在台灣早期社會,就讀醫學系所,需要昂貴的學費,並非一般家庭能夠負擔,侯家亦然,彼時侯友宜的二哥已經念醫,平時除了忙功課外,還得打工賺學費和生活費,相當辛苦。侯友宜說,相較於昂貴的醫學院,警大是公費,想到日後如果當了警察,既能和擁有壁虎功的蜘蛛人一樣,四處追捕不法之徒,又可以伸張正義,十九歲的侯友宜,於是背著簡單行囊,隻身從嘉義搭火車到了台北,進入警大接受警察教育。
為學長姐弟妹準備一份「阿母的愛心」
進入大學生活後,侯友宜並沒有因此開始鬆懈享樂,他的自律,從四年讀書從沒一天遲到早退或請假,也沒有被記過缺點,畢業時還獲得「榮譽獎」中清楚可見;而因擅長美工製圖,校內學刊也是由他包辦。侯友宜表示,他很清楚,要當警察體力非常重要,因此除了念書與課外活動,他也每天跑步、游泳,鍛鍊體能毫不懈怠,為未來從警之路做好萬全的準備。
如果提及侯友宜的警大生活,就要講講他擔任「伙委」時的貼心之舉,每天早餐時,侯友宜都會幫學長姐弟妹準備一顆荷包蛋,而這其實背後是有一份「阿母的愛心」,侯友宜說,從就讀國中起,母親每天早餐都會準備荷包蛋給他吃,他笑言:「阿母的荷包蛋,是我最溫暖美味的活力早餐,有營養又有心意,所以也為學長姐弟妹準備了這份阿母的愛心!」 (相關報導: 「我鼓勵大家做個冷淡的人!」蔡康永11句人生良言,別再為了當好人而身心俱疲 | 更多文章 )
侯友宜的能文能武,同學們都知道,而他不僅愛看《中國十大名探》,同時也愛看當時以報導各種社會現象與脈動、刑事案件為主的《追追追》雜誌,並經常不吝和同學們分享自己的讀後心得,侯友宜當年憑著雜誌中提供的案情和資訊,所推演出來的論點與分析,都十分精闢而有新意,常讓大家聽得目瞪口呆、嘖嘖稱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