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信觀點:一座「考驗人性的工寮」揭露民進黨真面目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見圖)位於新北勢萬里區的老家陷違建爭議,話題持續延燒。(資料照,陳昱凱攝)

「賴皮寮」 風暴引發的爭議可以說是在網路最新最紅的攻防,這場風暴核心在於賴清德的老家,這個「礦工工寮」一下子就成了打卡熱點,原因無他—它是違建,卻是迄今沒有拆掉的違建。於法,當然應拆,可是現在卻始終拆不了,原因何在?到現在沒有攤在陽光下來討論。於理,賴營的說詞就是一再強調我有繳稅,地方政府依法辦理我們沒問題,真是如此嗎?於情,賴清德搬出自己的父親留給自己的就是「貧窮」,可是父親的遺產和這個工寮有什麼關聯性,他卻留給社會大眾去「想像」。

對於有年紀的朋友來說,工寮的印象就是臨時居所,工作時暫時棲息的地方,相關設施就是非常簡陋,只要方便即可。多少三、四及五年級的朋友,很可能在成長過程中就會有居住在類似這樣臨時居所的經驗,不少眷村子弟也都是在這樣簡陋的房舎一路走來。所以當賴清德強調自己是「礦工之子」時,這座礦工工寮卻有著現代化的設施和花木扶疏的庭園,一點都看不出來有任何簡陋的形象,反而有比山間別墅有過之而無不及,那麼賴清德說要捐出做信託,成為礦工紀念館,就有點不知所云。

因為早年媒礦礦坑災變頻傳,那時媒體所報導的慘況,讓人十分不忍,吳念真就是寫了不少這樣的現場故事而感動許多人,問題是若是要做礦工紀念館為何要選這座工寮,而不選擇有代表性的礦坑地區?

這座工寮能夠讓人注意的不就是現任副總統賴清德在此出生?可是賴清德對於國家的貢獻在哪呢?當年國學大師錢穆先生在外雙溪素書樓春風化育不知多少學子受人尊崇,可惜晚年時被兩位台北市議員追討房產,而被迫離開素書樓,當時錢先生已經雙目接近失明,長期熟悉的生活環境一下子就被趕出來,生活在全然不熟悉的環境內,讓老人家真的很難適應,結果悶悶而逝,讓後輩的我們深感遺憾,如今「素書樓」成了景點與小文化中心,可是錢先生一的這個遺憾誰來還他一個公道呢?

20231222-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22日出席「唱土地的歌,拚我們的夢」環台造勢高雄場。(陳昱凱攝)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資料照,陳昱凱攝)

再者,八二三砲戰的真正英雄—國防部長俞大維,可以說是安定台灣的大功臣,可是他在台北市溫州路的故居,是一棟結合日式及西式建築的房屋,屋齡80年,卻因為都更而面臨拆除,而該棟房屋是有「中國兵工之父」之稱的俞大維故居,曾在2006年申請為古蹟,卻沒被列入,如今拆除的消息傳出,文史團體在網路上發起連署,呼籲大家一起搶救歷史建築。終於在11月13日結果出爐,台北市文化資產審議會指定俞大維故居為市定古蹟,審議過程相當緊張,最後的不記名投票以險勝一票的票差,超過2/3出席委員同意的門檻,正式被列為市定古蹟。這場都更與文資之爭,從2006年一直吵到2023年才定案獲得市定古蹟而得保留。

砲戰前夕,圖為國防長俞大維與金防部第10軍軍長張國英將軍(左)。
砲戰前夕,圖為國防長俞大維與金防部第10軍軍長張國英將軍(左)。

試問賴清德的這座工寮又有什麼值得大書特書的事蹟而應予保留呢? (相關報導: 孔令信觀點:108課綱爭議─民進黨缺的就是文化底蘊 更多文章

其實,就事論是,清清德若是在爭議爆發的時候第一時間就拆掉這座工寮的話,在野陣營根本無從做文章。但是賴清德卻一拖再拖,就是不願意拆。結果便是形塑自己成為「賴著不走」「賴皮」 …這個名號,對他的人設有十分嚴重的挫傷。沒別的,以賴清德現在的地位和他現在是綠營的總統候選人,所有行政資源與優勢都在他手上。可是這座工寮卻成了綠營的大破口,對賴的選情當然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