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日武觀點:7成5勞工滿意工作,卻有9成5勞工想跳槽?

圖為就業徵才。(圖/台中市政府)

標題中的兩個數字,其實是兩份調查的主要發現,依序為勞動部的「112年勞工生活及就業狀況調查」,和yes123求職網的「龍年新春轉職潮與國外工作計畫調查」。同樣是在今年年初發布的調查報告,卻把台灣勞工的處境描繪成判若雲泥的兩個世界!

一個台灣,兩個世界?

根據勞動部的調查,對整體工作感到滿意的勞工占了74.6%,而扣除對整體工作覺得「普通」的中性答覆後,對整體工作感到不滿意的勞工只占3%。在工作所涵蓋的11個面向當中,滿意度最高的是「性別工作平等」,高達85.8%,最低的是「人事考核升遷制度」,但仍然達到60.2%。至於普遍對工作感到滿意的結果,自然是沒打算換工作,以致於只有15.2%的勞工表示想跳槽。

而在yes123求職網的調查中,高達94.7%的上班族表示想在農曆年後換工作,創下15年以來新高,至於想換工作的主因(可複選),則由「不滿意薪水」的62.3%,「公司沒前景」的46.7%,和「沒有升遷機會」的45.8%摘下前三甲。

這兩個調查結果讓人產生「一個台灣,兩個世界」的錯覺,但這點並不難理解──勞動部的調查針對加入勞保的勞工,而yes123求職網的調查只針對其會員,後者不但包含大量想要「騎驢找馬」的民眾,還因為關心這個調查主題而比較樂於填寫問卷,結果自然是想跳槽的比例偏高。

這個解釋當然不足以代表全部的真相。進一步對照兩份報告後不難發現,勞動部調查中滿意度最低的兩個面向是考核升遷與薪資,而yes123求職網調查的想跳槽主因前三甲當中,有兩項和這兩者完全重疊。甚至,由於升遷通常意謂著薪資提高,因此薪資滿意度偏低無疑是台灣勞工對工作不滿意,甚或想要跳槽的首要原因。

薪資當然重要,但沒有想像中重要!

然而,如果結論僅止於此,那麼就沒有必要撰寫這篇評論了。大多數勞工依賴薪資來養家活口,但薪資達到足以養家活口甚至小有節餘之後,其重要性就大幅下降。這點早在百年前的福特汽車生產線上就已經獲得證實,當時為了衝刺產量而不斷提高工資,最後結果是勞工不願意再依循慣例加班,寧可準時下班享受生活。

事實上,特定學門的大學教師就是絕佳的範例。以資訊和財金為例,一位博士在矽谷或華爾街所能拿到的薪資,至少比跑去大學當個助理教授高出一倍以上,但各大學從來不缺資訊和財金領域的新科博士,因為大學教師的生活形態足以吸引許多人。台灣也是如此,否則憑著那未能破百,勉強相當於金融保險業薪資中位數的死薪水,如何吸引資訊和財金領域的新科博士前去任教。

學界的實證研究給出放諸四海而皆準的鐵證。一篇涵蓋92個樣本的後設分析(meta-analysis;一種將既有研究發現彙總以確認關聯性的量化分析)顯示,薪資水準和薪資滿意度的相關係數只有0.23,代表薪資水準對薪資滿意度的解釋能力勉強達到5%,而薪資水準和工作滿意度的相關係數更只有0.15,意謂著薪資水準對工作滿意度的解釋能力只有2%出頭。 (相關報導: 楊岡儒觀點:鬼島司法、檢方虐民!《台版悲慘世界》再現? 更多文章

上述後設分析所獲得的兩個相關係數,都屬於「統計上顯著,因此具有理論貢獻,但解釋能力偏低,因此實務上應用價值有限」的類別。由於上述後設分析的92個樣本都受制於全距限制(range restriction;意指資料未能涵蓋從最小到最大的全部範圍),並未納入無法養家活口的薪資水準,因此所獲得的統計關聯性理應低於事實。然而,至少對多數勞工而言,薪資水準對薪資和工作這兩種滿意度的影響理應有限,否則前述勞動部的調查不會出現那種結果,而全台灣平均的員工流動率也不可能長年落在5%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