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大、二月小、三月大、四月小…」為什麼七月大,八月也大呢?

為什麼七月、八月都有31天,二月分只有28/29天呢?有趣的歷史典故讓你知(蔡昀暻攝)

我們現在使用著以一年為365天(閏年為366天)、12個月作為我們記錄日子的曆法。每年一月為一年之始,大概以31天和30天為一個月重複交替至十二月。可是,為什麼二月份在只有28(非閏年)/29天(閏年),為什麼七月和八月又同時都是31天呢,為什麼英文裡九月至十二月分別會稱為「七至十的月份」呢?原來這要追溯到古羅馬時期一系列的曆法改革。

早期的羅馬曆法

最開初的羅馬曆法一年通常只有十個月,只有在閏年時為校正四季偏差而變成有十一個月。羅馬人以March為一年第一個月,即一月;December為一年最後一個月,即十月。各月份的英文名稱,來自古羅馬的拉丁文名稱:

Martius(英文:March)即「瑪爾斯月(Mars’ Month)」,代表一月,有31天。瑪爾斯是羅馬神話的戰神,是最高主神朱比特(Jupiter)和女神茱諾(Juno)的兒子。

Aprillis(英文:April)即「阿布羅狄月(Approdite’s Month),代表二月,有29天。阿布羅狄是希臘神話中的愛神,在羅馬神話中稱為維納斯。

Maius(英文:May)即「邁亞月(Maia’s Month)」,代表三月,有31天。邁亞是羅馬神話代表春天的神祇。

lunius(英文:June)即「茱諾月(Juno’s Month)」,代表四月,有29天。是最高主神朱比特(Jupiter)的妻子,同時也是掌管婚姻的神祇。

Quintilis拉丁文意思為「第五個月」,有31天。

Sextilis拉丁文意思為「第六個月」,有29天。

September(英文:September)。拉丁文意思為「第七個月」,而在英文中、「Sept-」亦代表「七」。有29天。

October(英文:October)拉丁文意思為「第八個月」,而在英文中、「Oct-」亦代表「八」。有31天。

November(英文:Novermber)拉丁文意思為「第九個月」,而在英文中、「Nov-」亦代表「九」。有29天。

December(英文:December)拉丁文意思為「第十個月」,而在英文中、「Dec-」亦代表「十」。有29天。

由十個月變成十二個月

到了後來,有羅馬統治者進行了曆法改革,在原來的一月前增加了兩個月份,舊有的一月至此成了三月,十月則順延成了十二月,月份名稱卻沒有因此改變,因此出現了例如「第十個月」是代表十二月的有趣現象。這兩個新月份分別是:

Ianuarius(英文:January)即「雅努斯月(Janus’ Month)」,代表曆法改革後的一月,有29天。雅努斯是羅馬神話中的門神,衪有兩副面孔。值得一提的是,羅馬士兵準備出征時,必須在象徵雅努斯的拱門下通過以求得神祇庇佑。這個傳統後來成了羅馬帝國的凱旋儀式,建造了不少凱旋門,後來更成為拿破崙建造法國凱旋門之本。 (相關報導: 你知道,星期幾的「由來」都和北歐神話有關?好比..星期四是「雷神」索爾日 更多文章

Februarius(英文:February)即「齋戒月(Februa’s Month)」,代表曆法改革後的二月,非閏年時有28天,閏年時則只有23或24天,是一年裡最短的月份。二月是羅馬人傳統的齋戒節(Februa),他們會齋戒沐浴,虔誠向上天禱告和贖罪,以祈求來年農作物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