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偵查課》與眾不同的鹿

諾貝爾生醫獎得主之一的屠呦呦,因為名字特殊,讓詩經〈鹿鳴〉篇爆紅。(來源:廟八農業網)

今年諾貝爾生醫獎頒給中國籍的研究員屠呦呦,表彰她在瘧疾防治藥物研究上貢獻。因為她的名字太特別,結果讓一首詩經古詩小小紅了起來,《小雅.鹿鳴》:

呦呦鹿鳴  食野之苹    我有嘉賓  鼓瑟吹笙吹笙鼓簧  承筐是將    人之好我  示我周行呦呦鹿鳴  食野之蒿    我有嘉賓  德音孔昭視民不恌  君子是則是傚    我有旨酒  嘉賓式燕以敖呦呦鹿鳴  食野之芩    我有嘉賓  鼓瑟鼓琴鼓瑟鼓琴  和樂且湛    我有旨酒  以燕樂嘉賓之心

 鹿在上古時代是一種珍貴祥瑞的動物,看看甲骨文寫的「鹿」字,多麼美麗大方:

鹿因為有美麗的大角,甚至成為「麗」這個字的造字原型: 

不過甲骨文所有的動物字裡面,就屬「鹿」字特別不一樣。請看底下八種動物字:  (相關報導: 青蒿素拯救百萬生靈 屠呦呦發明功在非洲 更多文章

這八種動物字依照不同構字特徵可以分成三組,豕、犬、馬、虎、象是一組,牛、羊一組,而鹿單獨一組。分組的依據是什麼呢?牛羊組只畫了頭部的重點特徵(都有角),是正面特寫;鹿則改畫側面,是全身側視圖;豕、犬、馬、虎、象也是側視圖,但奇怪的是最後這五種動物全部轉了九十度,變成不是腳站地面,而好像都掛在牆上了。為什麼會這樣呢?像鹿那樣站在地平面上的畫法非常直覺,跟我們的視覺經驗完全相符,那豕、犬、馬、虎、象為何不依樣處理呢?現在看來最合理的解釋,是為了排版。由於甲骨上已經有代表竹簡的「冊」這個字,甚至也有「作冊」這樣的官職;卜辭上還有一條紀錄是商王討伐敵人的時候,在竹簡上寫下了討伐的檄文。由於竹簡比甲骨更容易取得,可以想像商朝大部分文書都會記錄在細長的竹簡上。竹簡細長,如果一個字畫起來橫幅太寬,寫在竹簡上諸多不便,於是商人就把橫寬的字轉九十度,寫成縱長。這就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這些動物腳站的方向不一,不是造字者沒統一,而是造字者必須遷就當時寫字的載體。太寬的字得要轉角度。鹿不用轉,是因為牠頭上的鹿角讓牠畫起來就是長型;而牛和羊呢,沒有側視,也沒有轉角度,卻用了正面特寫。我們只能說造字者實在太天才了,他不但觀察到每一種動物最重要的特徵,他還知道用什麼視角才能把那個特徵表現得淋漓盡致。 *作者為專欄作家(鼓勵老貓陳穎青的甲骨文研究,請給老貓的漢字偵查課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