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營收貢獻大比拼!台灣搶占全球第10名

撰文/攝影:郭芝榕

誰說台灣市場太小?台灣的市場大小其實很適合作為App試水溫的市場。App Annie日前發出2014年年度報告,分析全球行動市場。App Annie大中華區總監戴彬,29日在2015 數位職人交流論壇中分享全球及台灣行動遊戲市場的趨勢,值得注意的是,台灣雖然在全球兩大平台iOS App Store和Google Play的遊戲下載量無法擠進全球前10名,但遊戲營收卻排名全球第10名,在iOS App Store的營收更占全球第5名。此外,台灣也跟全球市場有一樣的趨勢,遊戲在App營收的占比皆約90%,行動遊戲還是營收貢獻最大宗。

d
App Annie大中華區總監戴彬指出,台灣App市場的營收跟全球趨勢一樣,90%來自遊戲。(圖片取自數位時代)

台灣行動遊戲市場趨勢

1、台灣遊戲App使用者口味更全球化

戴彬指出,台灣受歡迎的前10名遊戲,可看見台灣App市場具有全球化的趨勢,很少有區域性的App。而像中國、日本、韓國的前10名排行榜都有大量在地化的App,也顯示台灣遊戲App使用者對全球文化的接受度特別高,遊戲也有更多元的題材可以選擇。

像Supercell或King等全球遊戲領導公司,兩大平台已經是成熟的推廣渠道,不需要做本地化宣傳,在台灣的營收表現就已成長很快。台灣跟全球的趨勢一樣,App的營收有90%來自遊戲。

d
App Annie 2014年12月台灣遊戲下載量和營收排行榜。(圖片取自數位時代)

2、台灣對LINE平台的遊戲接受度很強

台灣遊戲App中,不管是下載量、營收或是公司排行榜中的第一名,都是LINE。台灣2300萬人口中,有1700萬註冊用戶,遊戲營收有很好的表現。LINE Game從休閒和益智遊戲開始,也會有很棒的智慧財產IP授權遊戲,吸引眾多非PC遊戲玩家的使用者。

LINE現在也開始引入重度遊戲,像是「戰神黎明」,上線一個月就衝到營收前10名。台灣目前沒還有可以和LINE相提並論的公司。

d
App Annie 2014年12月台灣遊戲公司排行榜。(圖片取自數位時代)

3、中國PC遊戲在台灣很容易轉移到行動遊戲上

台灣是線上PC遊戲的主要市場,過去中國發行商在台灣建立很好的知名度與市場,所以中國的PC線上遊戲很容易放到行動遊戲,例如刀塔傳奇,就很容易被台灣使用者接受。

台灣有不少多人線上角色扮演遊戲(MMORPG)、多人連線英雄競技遊戲(MOBA)等硬核類遊戲及網頁遊戲的玩家,所以也很容易接受這類的行動遊戲。

4、台灣本土發行商面向全球市場

以台灣本土發行商來說,2014年12月,在台灣的表現狀況,下載量最多的是宇峻奧汀(Userjoy)在台灣營收表現最好的是唯晶數位(WINKING)的「霹靂江湖」,第二名則是艾玩天地(iWPlay)。

d
App Annie 2014年12月台灣發行商遊戲下載量和營收排行榜。(圖片取自數位時代)

戴彬說,台灣市場是優質土地,台灣公司也開始把精力放在全球市場,台灣廠商在全球的表現也不錯。

在台灣以外地方的表現,樂陞科技(XPEC)為下載量第一名,營收也在第三名,艾玩天地則為營收第一名,雷亞遊戲是營收第二名。 (相關報導: 驚喜成空!企業版無法免費升級Windows 10 更多文章

d
App Annie 2014年12月台灣發行商在台灣以外的遊戲下載量和營收排行榜。

全球App下載量及營收表現

1. 發展中國家在Google Play下載量高

兩大平台的下載量,以美國居全球第一位,第二名是中國,囊括總下載量的45%。值得注意的是,Google Play並未正式進駐中國,而中國市場單靠iOS的下載量就位居第二名,顯示中國的市場規模,其實跟美國不相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