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法國監獄的獄友得知我曾是基地組織(al-Qaeda)的成員,直對我說好酷,當時我對他說『不,你錯了,這樣一點也不酷』」。
曾為恐怖分子的反恐講師班奇拉里(Mourad Benchellali)
滿腔熱血加入基地
現年33歲的班奇拉里出生於阿爾及利亞(Algeria),小時候隨父母與2個兄長移居法國,19歲那年,班奇拉里前往阿富汗加入了基地組織,美軍轟炸阿富汗山區時,班奇拉里逃往巴基斯坦,遭美軍俘虜。
班奇拉里隨後被送到美國海軍位於古巴的關塔納摩監獄(Guantanamo)服刑2年半,獲釋後,班奇拉里對關塔納摩監獄提出告訴,要求美國政府對他刑求進行賠償。
@mbenchellali Carrément intéressant. Votre témoignage de l'intérieur pertinent #Guantanamo http://t.co/8c0xZXwHH2
— Hanan Ben Rhouma (@HananBR) 2015 4月 29日
班奇拉里目前的身分是一名講師,對象是法國、比利時與瑞士的青少年,內容則是那段「不堪的恐怖分子經歷」,希望以親身的經歷勸阻有意前往敘利亞或其他中東國家投效伊斯蘭戰鬥組織的年輕世代。
Un ex détenu de Guantanamo dissuade les jeunes du jihad - Le Français Mourad Benchellali, ancien prisonnier de Gua... http://t.co/LQfgOCTWqo
— Actualités Suisse (@SuisseSUI) 2015 5月 15日
在一場場的座談會中,班奇拉里故意不說教,而是對青少年們講述過去那段身為恐怖分子的時光,他還自爆即使已成為了基地組織的成員,「我到離開前根本連槍都沒有碰過」。
破除虛構的聖戰迷思
班奇拉里自陳,當時19歲的他把聖戰想像得十分美好,「我覺得是件浪漫的事」,直到真正加入後,才知道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
班奇拉里與其他新成員必須在高熱的氣溫中進行體能戰技訓練,武器使用課程也不會少,晚間則是大家共同觀看宣傳影片,軍事化帶來的緊張生活,讓所有新進成員沒多久就感到麻木,「想離開嗎?抱歉,切結書上載明至少須待滿60天」。
班奇拉里離開關塔納摩監獄後,2006年,全家被法國警方指控殺害支持車臣獨立的俄國人,班奇拉里的大哥精通毒物,利用母親的洗面霜罐裝滿「蓖麻毒蛋白」(ricin),毒死被害人。父母親被迫離開法國回到故鄉,班奇拉里與兄長則在法國監獄服刑後出獄。
Mourad Benchellali, qui a croisé Omar Khadr à Guantanamo, en 2003, s'est dit « très ému et très content » #polqc http://t.co/rq3ohrJXUj
— Pierre Chantelois (@RenaudLeroy2) 2015 5月 9日
說起自身的恐怖活動經歷,班奇拉里形容「你就像被迫捲進一具大機器裡,彷彿被丟入另一個時空」。 (相關報導: 閻紀宇專欄:恐怖主義、宗教鬥爭陰影下的非洲民主大國 | 更多文章 )
力阻年輕世代跳火坑
歐洲各國防堵青少年加入極端恐怖組織不遺餘力,紛紛成立親子熱線或其他工具來降低思想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受教義魅惑而誤入歧途。除了親子熱線,每周至少一場的座談會也是讓年輕世代了解極端組織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