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越來越擁擠 我們還能找到生存的空間嗎

擁擠的人群。(Pixabay)

印度新德里的市場裡人與人摩肩擦踵、充滿城市喧囂的東京街頭、或是在倫敦地下鐵與身旁汗如雨下的陌生人呼吸同樣的空氣,有時候我們很難想像,世界可能將會比現在更加擁擠,但英國廣播公司1日刊出專文〈地球上還有空間嗎?〉(Is the world running out of space),作者紐威爾(Rachel Nuwer)試圖回答一個問題:當世界日益擁擠,我們未來還能找到一隅歇息之地嗎?

2100年人口可能暴增為112億人

然而,要精確地預估幾十年後的人口成長是不可能的事,研究者能確信的是,未來只會成為更加擁擠的地方。聯合國最新的數據顯示,到了2030年,人口將從現在的73億增加至84億、2050年時97億人、2100年可能會達到驚人的112億人!

即使是現今,你也很難逃脫這個人滿為患的狀態,從紐約市或舊金山開車幾個小時,到卡茲奇山(Catskill Mountains)或雷斯岬國家海岸公園(Point Reyes National Seashore),卻發現步道和沙灘上充滿著市區的居民,原本偏遠的世外桃源,現在都能感受到都市的擁擠。

鄉下地區進入懐俄明州大堤頓山(the Grand Tetons)的許可證在好幾個月前就銷售一空、猶他州的拱門國家公園(Arches National park)在五月曾經因為嚴重塞車而被迫關閉好幾個小時。

對於那些偶爾可以負擔奢華旅費的人們而言,偶爾可以遠離塵囂,搭上飛機到世界極端遠的角落;也因此,人類的腳印總能延伸到地表最孤立的荒野,像是戈壁沙漠中的蒙古游牧民族、撒哈拉地區的柏柏人(Berbers)以及在南極洲研究的科學家們。

人類將佔據所有存活空間

在世界愈趨擁擠的未來,未來還有可能找到一塊不受人類干擾、居住的土地嗎?我們最終難道真的會佔據所有可以存活的空間?要想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先預測未來人類想要在什麼樣的環境下立足,當時的生活大概又會是如何。

專家按現有的趨勢預估,未來可能會有越來越多人選擇居住在都市中,隨著科技的發展、農業所需的人力萎縮,人們選擇拋下那些吃力的工作,到都市來發展製造或服務業,這在幾十年內必然會發生,1930年全世界只有30%的人口居住於都市區,現代已經上升到55%。到了2050年,大概會有3分之2的人們選擇住在都市。

實際上,從現在到本世紀末,幾乎所有的人口成長都將發生在都市中,哥倫比亞大學及洛克斐勒大學人口實驗室的領導者,同時也是〈地球可以養活多少人?〉(How many people can the Earth support?)一書的作者柯恩(Joel Cohen)預計,從現在到2100年,約莫每5到6天就又多出一百萬居民移入都市。

全球人口約有半數住在可以容納50萬到3百萬人口的小城市中,剩餘的半數則多居住於大城市,可以容納超過1千萬人口,這些城市多在發展中國家,如中國、印度、奈及利亞等。 (相關報導: 生病就課稅! 義大利拯救人口流失作法惹議 更多文章

由於治理上的困難,即使是大城市的人口也不會遠超過1千萬,反而是紐約市、中國珠江三角洲,這種諸多城市擴展而成的都會區將成為常態,城市會帶動區域擴展,人口也會變得更加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