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一天專欄:谷歌重組的戰略密碼

重組為Alphabet的Google,是否暗示了霸權博弈的戰略密碼?(美聯社)

在谷歌宣佈成立Alphabet集團控股公司的同一天,價值投資股神巴菲特宣佈以372億美元的總價,相當於每股235元的現金收購美國航太軍工及能源業關鍵零部件製造大廠精密零件鑄造公司(Precision Castparts Corp., PCP)。由於谷歌創辦人之一Larry Page於2004年上市前曾於致潛在投資人的公開信中表達對巴菲特投資與管理模式的景仰,在過去十年內的投資取向也確實非常看重長期發展,將兩個看似不相干的事件相互印證,可以找出許多有趣的看點。

圖示
圖示   

近年來投資界對谷歌最大的批評,就是不透明與公司治理。以整合全球知識、便利用戶取用為己任,佔有美國搜尋引擎2/3市佔率的谷歌,已成為搜尋的代名詞,其在全球人類的心佔率(mind share)已令谷歌事實上壟斷了用戶習慣。如今平均每月超過十億人使用谷歌的服務免費取用全球的知識,並透過各類谷歌提供的軟件服務分析、創造、整合資訊,使谷歌實質上成為全球互聯網基礎建設的核心。如此令人敬畏的競爭優勢,創造了巨大的廣告收入與高額利潤,年營收雖然已達700億美元的規模,但相對於全球廣告將近7000億的投放量,谷歌只要在移動與社群互聯網有效佈局,核心業務仍可成長,加上其根植於矽谷的創新力,投資價值當然很高。但如何利用金融語言分析谷歌,以決定谷歌應該值多少錢,在有限的資訊揭露之下,一直是個讓投資人卻步的難題。加上谷歌的股權結構分為三種: A股是一般普通股,一股一票;B股只限內部人持有,一股十票;C股是沒有投票權的普通股。A股GOOGL與C股GOOG一樣在納斯達克掛牌交易,C股價格低於A股,理所當然,但投資人更關心的是如何相信透過B股控制谷歌的創辦人與經營團隊不會惡搞。”Do No Evil”聽起來非常好,但對需要在股市創造快速回報的基金而言,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In Google We Trust”是太奢侈的玩意。這也是谷歌股票多年來一直被當成成長股卻沒有高估值人氣的主因之一。今年早先谷歌以7000萬美元的代價將前摩根士丹利財務長Ruth Porat請來當財務長,主要任務就是讓谷歌更加透明,協助資本市場充份認識谷歌的價值。Ruth Porat積25年華爾街經驗,未來也將身兼Alphabet的財務長執行重組計畫,考慮到宣佈重組之後谷歌總市值增加近300億美元,加上她在今年7月16日第二季度業績發佈會的優異表現,7000萬美元的身價,似乎不貴。 (相關報導: Google大震撼!組織全面改造,成立母公司「Alphabet」 更多文章

反觀巴菲特控制的Berkshire Hathaway,是營利多元化的投資控股公司,卻在近年來積極轉型,逐漸讓保險、再保險、銀行與消費金融的利潤貢獻下降,發電、鐵運、製造、零售等實業的比重持續上升。以18倍本益比、372億的總價現金收購PCP,乍看之下有點貴,但若仔細去想: 航太業的關鍵零部件供應鏈非常難打入,根據美國FAA與歐盟EASA的規定,每一架飛機的所有零件都要通過最嚴格的飛安檢查。PCP七成以上的營收來自波音、聯合技術 (United Technologies)、奇異、勞斯萊斯等航太軍工大廠,長年積累形成了巨大的競爭優勢。即使不考慮軍火業的需求,僅憑波音與空巴於接下來20年要交付的民航機總數,就知道航太零部件產業前景看好。就算中共要用舉國體制來搞大飛機,沒有能夠通過美國與歐盟監管要求的零部件,飛機訂單哪裡來? 這意味著北美的航太零部件生產商的長期投資價值非常高。巴菲特也說,Berkshire Hathaway Phase 2的時代已經開始,能夠用大量現金收購一間有長期競爭力的高端製造企業,是大開大闔的王道。對股市投資而言,想要長期持有這類企業,只好買入Berkshire Hatha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