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近日報導「李鴻源、柯文哲相約碰面,引發國民黨高層關切,竊聽電話疑雲」,讓李鴻源卸任內政部長後,人氣熱度不減,再度成為媒體追逐的焦點。
「連勝文等一下會來,柯文哲也很有誠意!」七月初的一個午後,記者與李鴻源約在台大研究室訪問時,李鴻源透露,在我們的訪問之後,接著是連勝文來拜訪,問他除了連勝文之外,還有哪些人,他笑笑說:「柯文哲、沈富雄也都已經來過。」
到底讓連勝文、柯文哲、沈富雄三位台北市長參選人趨之若鶩的「好料」是什麼?
直指土地房價問題
發想自一份地震中心警報
李鴻源在國土規畫方面的專業,以及手上可執行的方案,都是讓這些參選人有興趣的題材。而李鴻源手上現成的兩大方案,「防災型都更」以及「公設保留地解編」,更是直指土地、房價問題的核心。
大約在一年前,李鴻源還在內政部部長任內時,他請位於台大的國家地震中心做了一份報告。這份報告提到,如果台北發生6級地震,大台北地區會倒掉4700戶的房子。
他接到這個訊息後相當震驚,趕緊請營建署把全台灣若發生強震,最可能出現土壤液化(編按:在外力的作用下,原本固態的土壤會變成液態,或變成粘稠的流質)的地方給找出來,結果營建署的資料顯示,台北盆地遇到強震會產生土壤液化的地區,現在上面住了約300萬人口。
同心圓置換方式
用9公頃地活化台北老宅
雖然在過去的歷史文獻記載上,台北從未出現過六級地震。但在921大地震時,台北只面臨四級地震,就已經倒掉一堆房子,在有前車之鑑的情況下,他趕緊找國防部協商做「防災型的都市更新」。
根據規畫,當初李鴻源在內政部長任內,台北市的第一個「防災型都更」,是打算蓋在台北101旁、占地逾9公頃的陸軍保養場。「首先,我先去拜訪國防部,跟國防部說,這九公頃給我用,我蓋一批2、30棟大樓,這些大樓蓋完,我再把旁邊的住戶搬進來。」李鴻源說。
由於這些房子都是國家來蓋,當時他的想法是,周邊的住戶換進來之後,除了把一部分的房子給國防部,剩下來的就是社會住宅。而這9公頃蓋完大樓之後,旁邊的住戶搬進來住,就可把原本的老舊房舍拆掉,接著興建低密度、更耐震的建築物,接著再把周邊居民換進來住,一圈一圈有如同心圓一般的置換下去。等於把這原始的9公頃土地,變成活化台北市老舊住宅的一招活棋。
李鴻源認為,這樣的防災型都更有三大好處。
適用全台老舊社區
未來20年公共建設做不完
首先,讓老舊的住宅消失,確保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其次,社會住宅的概念就在這裡面,不用再特別在去蓋社會住宅。再者,除了台北市以外,新北市、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全台有老舊社區的地方都可以做,未來20年台灣的公共建設就做不完。
都更專業律師黃坤鍵表示,現在都更會窒礙難行,是因為政府把全部的問題都丟給建商跟住戶自己去處理。如果由政府來主導會比較有公信力。
「而且,如果內政部在台北101旁邊蓋大樓且一坪賣80萬,那旁邊的一坪200萬做得起來嗎?基本上,如果台北市多幾個地方可以這樣做,針對房價,政府就有發言權。」李鴻源說。如果是沒有大塊軍用地的縣市,他也想好了釜底抽薪的解套方法,那就是他在內政部長任內的最後兩週提出的「公設保留地解編」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