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作多 恐慌指數低檔徘徊 熱錢瘋狂獵食強勢股

今年以來,全球股市、債市同步攀高,義大利、西班牙國債殖利率大跌,向美國水準靠攏,全球央行寬鬆貨幣,把熱錢逼向股市,從國際到台股,哪些強勢股將引領風騷?

歐洲央行在6月5日再度祭出貨幣寬鬆方案,包括銀行轉存歐央的隔夜拆款利率為「負0.1%」;直接向銀行購買債權,向銀行體系注資4000億歐元;再融資利率由0.25%降至0.15%。這些動作,如同當年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的名言「坐在直升機上撒錢」,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把錢潮的任督二脈打通,藉著銀行向企業、個人撒錢。

從美國救市的經驗,以及目前通膨率來看,歐洲擔心的是通貨緊縮。對投資人而言,市場永遠是對的,央行進一步的放鬆銀根,資產配置、選股策略應該隨之修正。

資金轟炸機 流向股債市

第一,面對各國央行的錢潮大放送,股市、債市、房市都已經感受到威力,今年包括美股的道瓊、標普500指數、德國DAX指數,以及馬來西亞、印度等新興市場,都創下歷史新高。

股市漲高並未威脅債市,美國公債還在漲勢中,6月12日十年公債殖利率2.6%,比今年高點2.65%低,顯示資金還是湧向債市,更令人吃驚的是,曾經是歐債風暴主角的義大利、西班牙公債,今年以來價格大漲,10年債的殖利率分別是2.78%、2.63%,較危機顛峰的6到7%大幅下降,讓當時借錢大量購債的銀行賺翻了,放貸的實力大增,歐洲央行此次的寬鬆政策就是要逼著銀行把錢潮推到經濟體系,刺激經濟復甦。

第二,歐洲央行宣布寬鬆方案後,歐元兌美元並未大幅貶值或波動,顯示已在市場預期之內,且美元未大幅升值,暗示美國升息時機可能比大家預期得更晚,至少是2015年下半年之後的事了,甚至可能延後到一六年。後續可能加入印鈔行列的,還有日本及中國,而中國人民銀行6月16日起,對於符合審慎經營要求且對「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達到一定比率的商業銀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總之,全球央行依然站在放錢的一端。

第三,央行走寬鬆路線,主要國家利率一年內不會上調,最著急的當然是躺在銀行裡龐大的存款。而從股、債市齊漲,加上各國房市的表現也不差,顯示沒有資金排擠效應,不管是金融機構或投資人,持有風險性資產的比重太低,耐不住銀行的低利,只得進入市場參與金錢遊戲。

關注中國指數 時機到了

無論是股市或債市,近兩年成交量均萎縮,如果再扣掉高頻交易,一般投資的交易量更是大減,市場的波動愈來愈小,VIX恐慌指數就是明證,長期在20以下,短期除了伊拉克內戰因素帶來利空之外,並未見到金融市場盤頭或大跌的訊號,投資氛圍簡單3個字-驚驚漲。

美國經濟復甦最強,股市也最強,歐洲雖然有待努力,但以工業見長的德國股市,卻藏在弱勢歐元保護傘下,向萬點叩關。弔詭的是,當次貸風暴的美國、歐債危機的義、西都迎向復甦時,中國股市卻還在谷底掙扎,上證指數在2000點的底部已經盤整了1年半,錢荒慢慢紓解,經濟數據漸有好轉,人民銀行也針對行業放寬借貸的管制。

試想,中國外債不多,會比西班牙、義大利危險嗎?如果西、義的國債殖利率都朝向美國逼近,違約的可能大減,中國內部的錢荒還有這麼可怕嗎?以中國工商銀行為例,目前的殖利率高達7%、本益比約5倍,還是國有企業,會比希臘違約的機率高嗎?且外資看空人民幣、銀行業已久,仍未造成股、匯市破底崩盤,現在應是關注中國指數的時機,包括「一定不會倒」的石油(中國石油、中國石化)、電信(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大型金融業(中國工商、中國銀行)等,逐漸得到市場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