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易智言給了我整個世界!」這是桂綸鎂以《女朋友。男朋友》奪得金馬獎影后的得獎感言。
一部片花三年找演員
徘徊捷運、學校,被當怪叔叔
2002年,易智言執導第二部電影《藍色大門》,挖掘了素人演員桂綸鎂、陳柏霖,10年後,他們不僅分別得到金馬影后、金鐘影帝的肯定,也成為兩岸三地炙手可熱的明星。2006年,他讓從未有演戲經驗的黃河出任男主角,隔年亦得到金鐘獎影帝寶座。
暌違拍攝《藍色大門》12年後,推出同樣以素人演員出演的新作《行動代號:孫中山》,劇情描述兩個高中生,一個繳不出班費、一個窮到付不出畢業旅行的錢,於是突發奇想,準備爭奪國父孫中山銅像來賣錢,讓自己「脫貧」。經過這場爭奪戰,也使他們開始反省自己的貧窮與階級宿命。
預告一出,在台北電影節兩場首映立即秒殺完售,兩位16歲小男主角「阿左」和「小天」也被媒體形容是「未來的陳柏霖、黃河」。亮眼成績單再次證明易智言看人眼光精準,凡拍過他作品的演員必定大有可為,是造就星星的重要推手。
在影視產業皆嘆找不到明星時,產量不多的易智言,卻有「明星製造機」的本事,這來自他的一套「慢養學」。
第一步,是養出演員的本質。不管是桂綸鎂、陳柏霖、或是原本要演《藍色大門》男主角的張孝全,甚至是現在的小天、阿左,都是從西門町、捷運站海選出的素人演員。
「我最害怕,就是經紀公司訓練出的『樣板』新人,有一種匠氣。超齡演出青少年,總少了一份真實感;評斷標準就是符合那個年紀的真實和氣質,」為了一份「真實感」,在找演員花的時間就比別人多三倍。當年拍攝《藍色大門》時,光找尋符合劇中主角氣質的桂綸鎂,就花了三年;甚至,為尋覓適合的演員,易智言每天不是守在捷運站口,就是在中學校門口徘徊,一度還被當作「怪叔叔」,被拒絕的次數不下千次。
他回憶,當時是在捷運板南線上發掘張孝全。遠遠的看見一個氣質符合的高中生,但隔了一個車廂,又擠滿了人,他和當時的副導楊雅喆只好等他下車。那時在忠孝敦化站,車站太大、出口太多,兩人只好兩面包抄,一個從前出口、另一個則從後出口,以百米速度前進,最後才「逮」到張孝全。現在,張孝全也成了紅遍兩岸三地的一線明星。
第二步,挖掘演員潛藏的內在個性。以這次《行動代號:孫中山》為例,他花了一年從千人海選出9個12歲到18歲不等的年輕「演員」,並且訓練。雖掛上「主角」兩字,每個人卻一點演出經驗都沒有,「覺得好玩、是一種經驗就來了,」劇中飾演阿左的詹懷雲說。
易智言讓這群素人演員透過表演課,找到自己的個性。第一堂課,來自四面八方、不同家庭、學校的九個人,坐在工作室中,兩人一組互相喊著對方口中發出的語彙。如,一個人喊:「我知道」;對手也要重複喊:「我知道」,透過互動,傾聽對方聲調、大小聲和語言變化。
「聽別人說話最難,這是訓練專心度,」易智言表示,演戲重要在於能專心。能專心,就能讓這群小演員內外皆達到「真實表達」,而不是「演出技術」而已。
導戲時,不同於其他導演在素人演員NG頻頻下,總會忍不住跳下來、直接演給他們看,讓他們「Copy(複製)」。易智言不是說故事引導小演員的想像力,就是站在鏡頭後面,用盡各種表情、手勢,讓孩子們進入角色,「演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