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女總編突被炒內情

《紐約時報》:全美甚至全球第一大報。

《紐約時報》女總編艾布拉姆森突遭撤換,發行人發表聲明強調,此事與薪水報酬和性別無關,而是因為艾布拉姆森「專斷自為的決策、拒與同事磋商、溝通不良、公然侮辱同事」。

五月十四日上午,《紐約時報》董事會主席兼發行人亞瑟.蘇茲伯格二世(Arthur Ochs Sulzberger Jr.)突然向編輯部高層人員發出緊急通知,要他們在下午二時到編輯部開會,接到開會通知的人都不知道將討論什麼事。開會時,大家都注意到女總編輯吉爾.艾布拉姆森(Jill Abramson)不在場。會議在二時三十分結束,六十二歲的蘇茲伯格發出一份聲明稿指出,由於編輯部的管理出現問題,他已決定撤換艾布拉姆森的總編輯職務,並提升首席副總編輯迪安.巴奎特(Dean Baquet)為總編輯,此項人事命令立即生效。這是繼去年八月葛蘭姆(Grahams)家族決定把《華盛頓郵報》擁有權賣給亞馬遜(Amazon)網絡商店創辦人貝索斯(Jeff P. Bezos)之後,又一樁震撼美國新聞界的大事。

艾布拉姆森突被炒魷魚的消息傳開後,立即引發全美媒體挖掘(或揣測)她被撤職的真正原因。艾布拉姆森是《紐時》一百六十三年報史上的第一個女性總編輯,接其位子的巴奎特則是《紐時》報史上的第一個黑人總編輯,但五十七歲的巴奎特曾做過《洛杉磯時報》總編輯。艾布拉姆森是在二零一一年九月上台當總編輯(英文頭銜是executive editor),她今年才六十歲,按《紐時》規定,六十五歲必須退休,也就是說,如無重大公私意外,艾布拉姆森至少還可再做五年的總編輯。

蘇茲伯格是猶太裔,艾布拉姆森亦為猶太裔。《紐時》創立於一八五一年,蘇氏家族從一八九六年開始即擁有《紐時》,蘇茲伯格二世於一九九二年出任發行人,一九九七年當董事會主席。波士頓塔夫茲(Tufts)大學畢業的蘇茲伯格二世主持《紐時》二十二年,表現遠不如他的祖父和父親,人事處理不當,投資失誤慘賠,又逢網絡君臨天下,文字媒體慘遭重擊的時刻,《紐時》和所有大小報紙一樣,在逆勢中操作,倍極艱辛。但《紐時》的內容仍維持高水平,傲視其他各報。

蘇茲伯格二世於一九九三年以十一億美元購入《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震驚華爾街和美國媒體,大家都認為蘇氏出價出得「太超過」了,因有眼光的媒體行家都已料到平面媒體的前途不樂觀,蘇氏卻以比行情高出很多的特高價買下《波士頓環球報》,結果在二十年後,蘇氏以七千萬美元把該報賣給波士頓紅襪棒球隊老板亨利(John W. Henry),虧損極大,被媒體和華爾街訕笑不已。

今年六十三歲的珍妮特.羅賓遜(Janet Robinson)與蘇氏共事二十八年,從一個小會計做起,一直升官,於二零零四年做到首席執行長(CEO),單身的羅賓遜與蘇氏關係極為密切,可說是一對老戰友,但在二零一一年年底,羅賓遜卻突然被撤職,原因據說是她和蘇氏因經營理念與方式不同而鬧翻,另一說法是她和蘇氏的墨西哥裔女友克勞迪婭.岡薩雷斯不睦。蘇氏與妻子已離異,有一子一女,兒子現在《紐時》負責規劃電子報,最近發表一份長達九十六頁的文件,隱約指責艾布拉姆森對發展網絡不夠熱心。羅賓遜離開《紐時》之際,帶走了二千三百萬的遣散費,華爾街為之側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