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馬英九9日接見他在哈佛大學的老師孔傑榮(Jerome Cohen),馬英九逐項報告今年以來台灣發生包括318學運等重大事件。他也說,立法院13日將召開臨時會,希望能有具體成果,通過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草案,以及服貿協議,因為這攸關台灣未來經濟發展與兩岸關係。
馬英九上午接見紐約大學法學教授孔傑榮時說,孔傑榮上次來訪是去年12月,這段時間台灣發生了很多變化;元旦他宣布今年是台灣經濟衝刺年,希望創造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和區域經濟全面夥伴協定(RCEP)的條件;2月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到南京和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會面,這是兩岸分治65年以來第一次主管官員以官銜稱呼情況下見面,在兩岸關係上具有重要意義。
馬英九表示,3月份最受到注目的當然是學運,有學生和群眾衝進立法院霸佔議場,期間還曾經攻進行政院,其訴求是對服貿協議立法過程不滿,政府同意制定兩岸協議監督條例;4月美國環保署長麥卡錫來台訪問,這是14年來第一次,而今年也是台灣關係法35年,以及台日漁業協定簽訂1周年,雙方漁業爭議件數減少,漁獲量則大為增加。
談到日前越南排華事件,馬英九指出,5月中旬因為中共設立鑽油平台,引發越南排華暴動,有400多家台商受到影響,損失估計超過5億美元,非常慘重,政府現在正積極跟越南方面協商善後措施,賠償台商損失。
此外,由於孔傑榮一向關注人權議題,馬英九說,他也在6月4日發表六四事件25週年談話,希望大陸能平反、善待異議人士,透過這樣的發展,能進一步拉近兩岸人民的距離。
孔傑榮在會中則肯定馬英九發表的「六四事件」25周年談話,他認為,馬英九積極呼籲大陸平反六四事件,具有相當意義。他也說,大陸在六四天安門事件25周年前夕,打壓公民自由與政治自由,顯示中國的經濟成長,無法轉化成更大的公民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