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亞公投面面觀

克里米亞16日進行公投,決定是否加入俄羅斯聯邦。(美聯社)

烏克蘭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16日即將舉行公投,決定是否加入俄羅斯聯邦。儘管美國、歐洲國家、以及烏克蘭基輔臨時政府,皆認定公投違憲違法,只是俄羅斯軍併吞克里米亞半島的詐欺行為,但克里米亞議會不作此想,11日還通過獨立宣言表態。俄羅斯也不可能作罷,烏克蘭親俄前任總統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h)遭罷黜後,這是爭取克里米亞民意背書、為接收克里米亞半島建立正當性的難得機會。

1)克里米亞公投背景

克里米亞目前是烏克蘭自治共和國,人口約200萬人,16日將以公投決定是要加入俄羅斯聯邦,還是留在烏克蘭但要求更高的自治權。克里米亞議會已經表明,如果多數選民選擇前者,克里米亞將以「獨立國家」身分加入俄羅斯聯邦。

基輔2013年11月爆發的反政府示威,推翻民選親俄政權,逼亞努科維奇逃離國境。長期租借塞凡堡(Sevastopol)作為黑海艦隊基地的俄羅斯,立刻派兵進駐並控制克里米亞半島,阻撓當地對外聯絡,並大力支持獨立公投,烏克蘭親俄與親歐路線之爭,由此進入全新戰局,歐美國家支持的基輔政府與軍火強大的莫斯科,皆不願意放手。

2)公投合法性怎麼看

公投合法性,各方看法差異巨大。基輔臨時政府稱公投違憲,許多親俄的克里米亞民眾則認為,基輔雖選擇親歐盟路線,但他們希望與莫斯科結盟。俄方認為推翻亞努科維奇是不折不扣的違憲政變,基輔臨時政府也無憲法正當性,況且克里米亞人有權決定自己的未來,就像科索沃2008年脫離塞爾維亞。俄羅斯國會也支持公投,甚至考慮併吞克里米亞

美國與歐盟則堅持,克里米亞公投違背烏克蘭憲法與國際法,前者規定事關國家疆域的公投,需有全民參與,不得交由區域自行決定,且認定亞努科維奇下台,是他自己決定放棄2月21日與反對黨領袖的協議,非俄方所稱之違憲政變。

3)公投的實質意義?

美國總統歐巴馬譴責克里米亞公投,其實正反映華府預期公投結果有利於俄羅斯,除了當地選民6成是俄羅斯裔,俄羅斯也曾以相同手法製造其他國家的分裂。2008年8月俄羅斯出兵外高加索的喬治亞,奪佔阿布哈茲(Abkhazia)與南奧塞梯(South Ossetia)自治區,扶植為兩個「共和國」,如今克里米亞或將步上後塵。

只是除了俄羅斯,沒有人會承認這樣的公投結果,美國駐聯合國大使鮑爾(Samantha Power)不願預測公投結果:「參考過去的例子,不一定有幫助。我們正尋求方法,為烏克蘭創造未來,而不是重蹈覆轍。」

4)後續影響為何?

塞凡堡(Sevastopol)黑海艦隊基地、對烏克蘭的經濟影響力、前蘇聯附庸國的掌控,都是俄羅斯不可能讓步的原因,克里米亞公投剛好提供俄羅斯主張的民意基礎。即便是歐巴馬都認同,克里米亞問題的解決,必須考慮俄羅斯的合理關切(legitimate concerns),像是繼續保有黑海艦隊基地這類合法利益。

歐美雖然威脅俄羅斯若不改弦更張,必將面臨經濟制裁,但對歐盟來說,經濟制裁俄羅斯,對自身經濟也有負面影響,實際制裁強度有待觀察。不過,就算贏得克里米亞,俄羅斯的勝利果實未必甜美,目睹這一切的烏克蘭、波蘭、捷克、匈牙利與哈薩克,恐怕難再繼續信任這個前蘇聯老大哥,俄羅斯聯邦要壯大會越來越困難。

克里米亞公投選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