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因車禍住院的台灣農村陣線靈魂人物蔡培慧,日前返母親家靜養,雖腦部出血還沒有消散完畢,無法回到工作崗位,但蔡培慧默默讀資料、追蹤新聞,關切大埔拆遷戶部分勝訴等消息。蔡培慧3日表示,她個人也認為內政部不會上訴,「因為沒有必要替劉政鴻作附庸」,同時也釋出善意表示,如果內政部謹慎理解此次敗訴,明白大埔案的行政處分是有問題的,她很期望大埔拆遷戶、台灣農村陣線和內政部有機會好好協商後續事宜。
台灣農村陣線發言人、世新大學社發所助理教授蔡培慧2013年11月30日在苗栗發生車禍,顱內出血的嚴重傷勢讓她一度昏迷、送進加護病房,急救後才清醒,並於12月16日出院,目前返回位在桃園的母親家靜養,每週仍需到醫院回診一次。
蔡培慧3日受訪時說明,她頭部的大面積出血尚未消散完畢,並對身體不同部位造成影響,譬如說左耳常常耳鳴,睡覺時頭必須靠左邊而不能往右轉,否則會昏眩。她表示,腦神經傷害的恢復之路比較漫長,除了吃藥和復健,更需要大量睡眠,醫生雖說她恢復得算快,也叮嚀她別急著現在就重返工作崗位。
儘管還沒完全康復,蔡培慧開朗地笑著回憶,「住院期間都不太知道發生什麼事!」包括過斑馬線被撞到、進加護病房等過程的記憶都很模糊,直到2013年12月10日意識才開始真正清楚,在那之前,對於親近的朋友來探望一事,即使她當下也打招呼回應,事後回想都很恍惚。
不過受訪時,蔡培慧仍和車禍前一樣口條清晰,對於許多事件或抗爭的精確日期更如數家珍,台中高等行政法院針對大埔案的參考判決書也閱畢。對於這次大埔拆遷戶的部分勝訴,蔡培慧直言,她個人認為敗訴的內政部不會上訴,「他們知道不必替劉政鴻作附庸」,但她也指出,這個判決是遲來的,更只是「最低限度的平衡」。
蔡培慧進一步解釋,法官的判決顯然是循著吳敦義任行政院長時「原屋保留,劃地還農」的承諾,但撤銷徵收的同時,又以「已作為道路用地」等理由來駁回張藥房等4戶「返還土地」的請求,可以說法官忽略了這個開發案是否合理的爭議本質,而以現狀看到的客觀條件,認為土地不能返還,但其實張藥房在過去一度是可以保留的,因為它所在的轉角處的迴旋設計應多大,尚有討論空間,法官卻有點「反應不足」,沒有思考後來為何又強制執行拆除,中間這整個經過的變化。
無論對此次判決的想法如何,蔡培慧表示,若要投回台灣農村陣線的工作,至少還要休養到農曆年後,但她對台灣農村陣線感到欣慰,直說許博任、林樂昕等核心工作人員在她人事不知的時期裡,該做的事情都還是在做,她甚至開玩笑說,「或許我應該從秘書長職位退下,繼續參與就好」,但隨即也說明,台灣農村陣線不是非常階層化的組織,大家就是一群好夥伴。
至於面對「遲來的正義」,還相信抗爭的價值嗎?蔡培慧肯定地說,抗爭當然必要,因為在行政部門獨大、墮落之際,一次又一次的抗爭是希望把事情的道理講清楚,告訴整個社會與政府不該作為暴權。
儘管大埔拆遷戶部分勝訴,蔡培慧認為這有指標性的意義,可能成為供參考的判例,但她也難掩五味雜陳,表示前幾天得知勝訴消息的時候,心裡一直想到4戶房屋被苗栗縣政府強拆的那天,以及張藥房老闆張森文兩個月後因精神狀況不佳、落水身亡的那天,覺得非常難過。
蔡培慧說,當時訴訟程序還在進行,苗栗縣長劉政鴻若至少等判決結果落定再說,「或許不會變成這樣子、發生更多悲劇」,但劉政鴻卻一直不在意權力是什麼?司法對權力的監督是什麼?
被問到是否想對已逝的張森文講什麼時,蔡培慧則良久說不出話,稍後才嘆氣表示,張森文的願望都放在他將那6坪的家,「我們會努力達成他的願望」,協助大埔4戶將家園回復到原本的樣子;而如果內政部謹慎理解此次敗訴,明白大埔案的行政處分是有問題的,她很期望大埔拆遷戶、台灣農村陣線和內政部有機會好好協商後續事宜。蔡培慧最後重申,「對不起張大哥(張森文),這件事讓他受的苦太多了」。